第(2/3)页 “这么贵,就没人想着多养殖些?” 老经叹了口气,“你不了解这鱼,养殖的成本高不说,风险还很大,一是对水质地域都有要求,稍有不慎就是血本无归, 其二养殖的周期长,幼鱼就得好几块一尾, 必须要本地的山泉水养殖,这鱼每年有六个月的休眠期,真正生长的时间不足一半,八年一般能长到十厘米。” “多少?”赵勤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没听错,这鱼能活三十年,我见过最大的也才20厘米,估计还没到二两重。” 赵勤人麻了,乖乖,别说好不好吃了,就这长速价格高点也合理了,“经叔,野生的现在啥价格?” “好久没见着了,估计现在差不多个头的,能卖到六七百左右。” “那也比养殖的贵不了多少啊。” “我说的是一尾六七百,这个价也只能卖到十个头的。” “那一斤不得六七千。”乖乖隆地咚,这比十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单价还高啊。 老经见他兴趣浓,便和他讲了不少关于泰山赤鳞鱼的情况, 老经也是个博学的人,说到这些,他还能引经据典,说李白就吃过,还做过诗,‘鲁酒琥珀色,汶水紫锦鳞。’ 说诗里的紫锦鳞,指的便是赤鳞鱼, 赵勤听了个新鲜,自然不会去查证他说的对与否。 “好了,不管是啥好东西,到时去捕一下试试,老经, 你找阿勤,该不会就是让他去捕鱼吧?” 经贤文向老李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说鱼是为了与赵勤增进熟悉度,现在话题聊开了,他还想着咋收呢, “阿勤,我是做汽车集成电路的,我听到一些风声,好像国家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电动汽车推出补贴政策。” 赵勤并不意外,行内人比其他人早知道一点消息很正常, 他也大概猜到了老经找他的意图,兴许这里面就有老李的主意。 “经叔,生产一台汽车和生产一个零部件可是不一样的。” “这我知道,但大势所趋,风口来了,我是真不想白白见其溜走,阿勤,老李一直说你眼光在国内,所有商人都比不了,你觉得能弄吗?” “当然能,但制造业的核心,永远是技术储备,我说白了,经叔,你的集成电路中的芯片,应该全是进口的吧?” 老经愕然,随即郁闷重重一点头,“阿勤,但我觉得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要能出成品投向市场,利润再投入研发,这样才是良性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