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到有些好奇,宋氏能说出哪个人。 照她如今这个语气,是十分看不上族学先生的。 可是她稍加打听便能知道,如今徐家族学里那位先生,是徐长老特意请来的,虽然只是举人,但那是因为他没有再参加乡试。 那位先生醉心学问,不愿涉足官场。 按照上辈子的轨迹,不出半年,就会有大人物举荐那位先生为翰林侍讲学士,此后得圣上青睐,一路高升,还会教导皇子。 曾有人戏说,此人真是把终南捷径用到了极致,什么醉心学问,都只是吸引圣上的把戏罢了。 但谢泠玉与那位先生有过交往,确实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翩翩公子,温润净澈,冷静自持,即便已经成为太子师,也依旧生活简朴。 跟着他读书,能学到很多,有颇多好处。 宋氏心里自然早有打算。 “已经致仕的前国子监祭酒符兴文符老。” 她这话一出,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李氏暗暗皱眉。 她这婆母是受什么刺激了吗? 怎么口气一日比一日狂妄,国子监祭酒那是什么人物,能来给一个三岁稚子开蒙? 谢泠玉莞尔,唇畔勾勒出一抹笑。 “符老才学出众,又曾是国子监祭酒,确实比一般的读书人更会教导学生,他门下学生也遍布朝中,都是极佳的人脉。” 只可惜…… 符兴文曾任乡试主考,多次收受贿赂,科举舞弊,也是半年后会被人捅出来,涉及之人不多,但也是大事。 圣上震怒,符兴文被处斩,符家被抄家,门生作鸟兽散。 宋氏眼光倒是别具一格,那么多人,偏偏选中符兴文。 上辈子徐嘉启开蒙,是她全权接手的,请自家叔伯出面,请到了最好的先生,宋氏根本不用忙活。 宋氏暗喜,看来谢泠玉是同意这件事了。 这也是应该的,举人和国子监祭酒,任谁都知道该选哪个。 本来作为婆母,这种事是该她来安排的。 可谁让谢氏家族更受文人崇敬,谢家人出面,比他们侯府出面更好。 她不是个把脸面看得比天重的人,否则也不会选择嫁给侯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