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下与小先生不过初相识,不敢言‘教’,只望能与小先生同行一段,探讨学习。”杨虑也表明了来意。 他此来,主要是为了见认识这个人,看看自己和同辈人之中的才俊有多少差距。 黄月英了然,这个时代的人啊,有时比后世之人直接多了,于是笑着道,“固所愿,只是奈何在下此去襄阳有要事…” “无妨,反正在下无甚要事,本就是自襄阳游学而来,若小先生不弃,在下可同行。” 黄月英看了看甘宁,询问后者的意见,毕竟甘宁主管护卫。 甘宁自然是无所谓,对他而言,黄月英也好,这个什么杨虑也好,都是小萝卜头,保护一个是保护,保护两个还是保护… 只要黄月英自己不介意就行。 再说了,黄月英是东家啊! 这般处处尊重他,让他有点太受用了啊! 于是点点头,“小郎君所求,亦是我家郎君所求,只是我等车马甚重,所带钱财颇多,怕是会有几分危险。” “无妨,自沔阳至襄阳,路途尚算平稳。”杨虑笑答,“再说,游学此事本就有风险,如今能与小先生相识,已是幸事。” “杨兄莫要再唤小先生了,你我年龄相似,便以兄弟论处,可好?”黄月英听着这小先生的这个称呼,就有些无奈。 如果杨虑比她大也就算了,可偏偏,杨虑或许就不比她大! 这一次次喊小…先生,那不是占她便宜吗? “如此,黄兄,在下冒昧了。”杨虑自然是应了。 黄月英也应,“杨兄客气了。” 一旁,甘宁无奈摇头,而后指挥着车马,“继续前行!” … 马车上的黄峻,看着又来了一个少年郎,骑着一头如此老驴,又非要与他阿姊同行…分明,他也想和阿姊并肩的。 … 车马一路向西北方向而行,遇镇县市集也会偶尔停一停,至天色已晚,便打算在一个小县城内住下。 一路上,杨虑有些兴奋,问了好些问题。 黄月英自然都是一一回答。 当然,最初探讨的,还是与经义相关的问题,直到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天下大势。 “阿楚果真高见!”杨虑眼神连连发亮,“当真是相识恨晚!” 黄月英也同样开心,在十二三岁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见识,可见面当今时代顶尖的人才了。 只是,十七而夭… 她又看了看杨虑的脸色,确实,比刚看到时又苍白了些,只是眼神炯炯发亮,兴奋不已。 “阿虑可是身子有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