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九章 第三波-《四合院之开局截胡秦淮茹》


    第(1/3)页

    “永乐大典”

    “真的是永乐大典……”

    “太值了,这次拍卖会来地太值了,死而无憾了……”

    “OMG,我知道,这是神秘东方古国的百科全书,比《不列颠百科全书》还要早几百年。”

    下面是一阵轰动,有激动者,惊呼者,也有少数地茫然者。

    毕竟不能保证人人都对世界历史有着清楚的认知。

    田间人的脸上一阵异样的扭曲,他做梦也没想到石鹏有这样的珍藏,心里都悸动了几下,咬咬牙,叫过身边一个人耳语几句,后者急匆匆地走出拍卖大厅,不知是去干什么了。

    上次商场斗宝的时候李老他们就听石鹏说过手上有《永乐大典》其中的一本,一直也没见过,都有些淡忘了,此刻见到了实物,都有些激动。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正本一直扑簌迷离,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种花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创作需要摘自百度百科)

    刘东也是第一次见到实物的《永乐大典》,眼里也是流淌着激动的神色,说话都有些朴“相信大家也都看见这几个大字了,我就不废话介绍了,说实话,我也很激动,在文物界,除了年代和材质的区别,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它的文字记载,因为文字是文明的产物,这就代表了文字能表现出文明的进程和发展程度。我不说了,我要先一睹为快了,想近距离看的不要着急。”

    李静看着台下涌来的众人有些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求助的看向石鹏。

    石鹏心里转个个,拿起桌上的话筒说道:“大家先不要急,我还有个事要说一下。”

    正在想上前排队观看鉴赏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连正在观瞧的鉴定师和刘东都抬起了头不知道石鹏要说什么。

    见满厅的人都望着自己,石鹏有些尴尬,但是又不能不说,然后在他嘴里吐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