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指裂山河》


    第(2/3)页

    嬴政道:“写史书的人心里都有一把秤,《尚书》中记载确实大多都对,司马迁《史记》也差不多。但人人讲制衡之道,御人之道,空说瞎话而已。我用一本史书就可以将他们一一审判!”

    帝辛这时看向李巍,道:“我们所讲你应该懂吧?”

    李巍点头道:“两位所说乃是史学,而史学之集大成者须才能、学识、识见三者,若不杂学,我想沦为儒家只会‘笔下虽有千言,胸中毫无一策’这便是儒家的病根。”

    “杂学好啊~”嬴政不由得称赞道:“譬如史学家,若不博通,何以见其高尚。若要比道德修养,这天下人没有谁比得过史学家的,但这天下真正的史学家有多少呢?胆识有没有,没有?就一些说空话的迂腐的儒家而已。其他杂家融入道家,倒是以己身之一技造化于民。只可惜却被以儒家之名冠称。所谓儒,便是贤人圣人,若孔丘有自己的国家概念,何须周游天下?说到底,得道失道而已。国将不国,宁愿学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何须你以仁君投奔?”

    “试问天下变节者多少?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自己的种族。我想问,他们信仰的是什么?!”帝辛满眼通红,似乎记起了当初为自己洒血疆场的那些将士。因为帝辛曾经是个仁君,他是历史上唯一有两个称号的帝王,帝辛,是殷商之民给他的称呼;而商纣,则是除殷商之外的人给他的称呼。仁君暴君,便是地域的区别!

    试看神州天下,利往利来,皆是此理!

    “帝辛,不必说了,从啻李宗族给我们的资料和我们对于他的观察来看,他和我们是同一类人。”嬴政说道。

    “哈哈哈~”帝辛笑道:“当初遇到你嬴政时,我们可是申乎自己,大醉三年。而今遇到啻宗李巍也难免控制不住了。”

    嬴政向李巍道:“啻宗李巍,李氏本是皋陶理氏,也即是掌控刑狱的代表。虽然你不是赢宗十二氏之一的李氏,而是啻宗李氏,但你却拥有可以进行审判的能力,也就是你的决断能力。以后你我帝辛三人就直呼其名就行了。至于后世人如何称呼就看造化了,李巍。”

    “李巍。”帝辛也称呼道,不再称呼为啻宗李巍。

    “孔宣,将那枝青玉九枝灯拿上来吧~”帝辛突然喝道。

    不久,一身青衣,眼生三花的男子手攥着七尺五寸高柱上盘龙的青玉九枝灯走了上来。男子正是封神一役中的孔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