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咬人专业户翁同龢-《穿越之我是光绪》
第(1/3)页
等恭亲王离开,光绪对卫国说道:“怎么样,朕交代给你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那种三菱型的刺刀确实很好,就是那些德国教官都觉得这种刺刀非常厉害,即使是在欧洲也没有这样独特的设计。”
这三菱型的刺刀是光绪依照后世解放军装备的56式三棱刺刀的设计图纸画的。这种刀得好处就是容易刺进,伤口不易缝合,创面大,而且刺刀不易折断。用这样的刺刀去战场上拼刺绝对厉害。
“不过,皇上···”话音一转,卫国轻轻说道:“那种虽然厉害但是工匠们都说以现在的工艺技术不易大量生产。”光绪起初有些不明白但是经过卫国的解释后便焕然大悟。前世中国能制造出这种刺刀源于中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工业体系,但是大清朝没有甚至连最基础的钢铁和水泥都要从外国进口要想造出这种刺刀还有很大的难度。对于光绪想的后世的一些先进武器如飞机坦克根本就无法实现。其实晚清的军工业在当时还算不错的,但是民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还远远不行。
看着皇上在那低头深思,卫国壮了壮胆说道:“皇上奴才有事想说?”
看皇上没反对,卫国继续说道:“皇上,兵部调拨过来的十万发子弹已经用的剩下不多···”
还没等他说道:“什么,都快用光了!你这个败家子,你要知道朕已经将全北京城的子弹都运到这里来了,为了这事兵部尚书都到朕这里来诉苦过几回了。你这个败家子正他X太败家了。”
卫国显得有些委屈:“皇上说士兵的射击是要靠子弹喂出来了,奴才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办的啊。”
在清末当时的朝廷即使是洋务派也注视到枪炮的发展却没有对弹药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注视。
后世时一些评论家认为如果在甲午战争时海军要是使用当时先进的炮弹,那么黄海海战就不会输的那么惨,说不定还能战胜小日本。
光绪明白要想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国,不但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力量。
回到宫中,发现礼部尚书翁同龢已经等候多时。翁同龢这个人对于他学识光绪可以说相当满意,但是对他的人品却不敢恭维。他可以说是一条疯狗见谁咬谁,他这个人非常小气,曾因为刘铭传得到一件古董没有卖给他而将他参倒。对于李鸿章这个害死他父亲和大哥的凶手翁同龢自己这么认为的当然就更不用说了,李鸿章想做什么他都极力反对什么,甚至有人说日本能在甲午海战中取得胜利,身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也是“大功臣之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