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超级舰队 上-《超级科技强国》


    第(2/3)页

    一句话,他们还是对于中央政府有一些担心,心里忐忑。既高兴,又惶恐,这应该就是游子们一夜间发现,以前所谓的海外,转眼就变成了中华国土时的复杂心情。

    “那真是太好了,只要做好安保工作,委员长这一行是在给我中华海外儿女们撑腰打气啊,向他们宣布开始新的生活。”

    邓浩乾也高兴地说道。

    主意已定,张蜀生也没多说,又讨论了节目后,便结束了。

    “委员长,你的行程都安排好了!”

    茅云先进来报告道。

    “好,十分钟后出发。”

    张蜀生简单收拾了一下,拿起了那件帅气的风衣披上,就出了办公大楼。帝国警卫部门的车队已经等在那里了。

    坐在车上,想着即将见到的这个人,他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蒋介石,曾经的民国领导人,如今的帝国图书馆馆长。

    两个月前,张蜀生签署委员令,对许多国民党人进行了任用,也是最后一批等待被任用的国民党人。

    其中对于蒋介石,由帝国图书馆馆长,成为了帝国人民委员会名誉委员,身份形同帝国的政治顾问可以用另外一种身份参与政治。

    然而,接到任命后,蒋介石并没有一口气的歌功颂德,反而冷静地写了一封信给张蜀生,坦陈了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变化,已经对帝国日新月异变化的感慨之情。

    在信中,他以一个公民的身份表达了对张蜀生的感谢。

    这一次事件勾起了张蜀生对历史的回忆。

    原本历史上,蒋介石手中的民国,受限于当时特殊的环境,社会矛盾尖锐,政治**,甚至还有更多的问题。

    但是,整个国民党体系还是有功绩的。尤其是在原本历史上,他们蒙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

    当然最大的不公平是在抗战问灏上。

    那些英勇作战的**官兵,最终的下场却可能非常惨。

    这些年对蒋介石的冷处理,居然效果很好他就那样待在帝国图书馆,整天做学术,做研究,同时做一些公益,就是不沾热政治,更不和敌对势力有任何勾结。

    多年的平淡生活,让他和宋美龄从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夫妇,变成了过日子的普通人,说没有失落肯定不可能,但是他确实变了很多。

    从特情部的评估报告上来看,蒋介石在开头一年时间内其实情绪波动很大,但后来却能冷静下来。从不平静到回归平静,一个领导人变成帝国图书馆馆长,夫人宋美龄则成为了大学外语教师。

    当时,张蜀生还认为宋美龄会比蒋介石更加不甘寂寞结果才发现,宋美龄反而更能有大家闺秀的气度,能高能低,教书育人方面的表现还很不错,这些年下来,已经成为了汉京大学的外语学院副院长。光是她一个人,就精通数门外语。

    在外语的问题上,张蜀生贯彻的这样一种教育口号“以前,你们学好外语是为了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现在,你们学习外语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消灭它们。”

    不错,学习外语是为了消灭外语。

    帝国将要在广泛的范围内推行汉语教育,是需要大量忠诚的,精通各种族语言的人才,这样,在推广汉化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渐渐地将上一代上二三代人消灭,将它们的文化击溃,最终消亡。

    所以,帝国学习外语的风潮依然很盛,不过却是自由的,并不强制。

    “吱~”

    很快,车队来到了帝国图书馆,警卫只是简单布置了一下安全线,也没有疏散那些巧合地来图书馆借书的人们。

    当人们看到自己爱戴的委员长从车上下来,走进图书馆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欢迎委员长视察帝国图书馆。”

    蒋介石一身学术装,带着厚厚的眼镜,比起十几年前,整个人老了很多,脸上再也没有当年的峥嵘,毕竟,那是1933年,眼镜过去了14年了。

    14年时间,把一个领导人的雄心壮志全部磨平。14年时间把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人,彻底改造成了一个适应生活,适应工作的人。

    1987年出生的蒋介石,14年前才46岁,正处于人生最得意的巅峰期,而14年后的今天,他已经60岁了,算得上一个老者了。

    张蜀生一眼望去,印象中那个叱咤风云的委员长已经找不到了,而是一个半头银发,散发着书卷气的学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