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嗯,做的不错。这方面的工作还要抓紧,只要一有机会,我们就应该给苏联的大清洗加把柴火。苏联的家底厚,火不够大,烧得不够彻底啊。”张蜀生感慨道,这个斯大林确实是非常疯狂,他不愚蠢,反而是一个非常狡猾的政客,但却因为疯狂做出了一些遗祸苏联的事情。 原本历史上,1936年8月和1937年1月,苏联2次清洗了3o名苏联党政高官,从前任党的高级领导到红军将领,大多数人都被执行了枪毙。而整个为期两年多的大清洗期间,被处决和清除的干部占全军干部总数的15,其中包括3位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和布留赫尔;2o个军团级干部中的17个,全部11个副国防人民委员;所有军区司令员,近半数军区军事委员和政治部主任;所有军长、几乎所有师长和旅长、大部分军、师、旅的政委,近半数的团长,近13的团政委。 疯狂的苏联,疯狂的斯大林,即便是如此惨遭重创的苏联红军,在二战也能挡住德国,不得不说,苏联人家底深厚,地域辽阔到能够让敌人绝望。 张蜀生要做的,就是给这把大火再加点柴。 他的想法也不极端,能多杀一些苏联的参谋,多杀一些中级将领就行,毕竟,将来的战场上,比原本历史上更弱化一些苏联红军指挥阶层,对德国的进攻和中苏战争都是有利的。 和一个由老资格苏联红军军官指挥的团作战,肯定不如与一个军校刚毕业两年的新军官或者刚从连长、营长职务上升上来的军官作战舒服。 至于提供给斯大林的那份名单,张蜀生倒是从未特别在意过,就算这一次失败,特情部还会组织下一次,斯大林既然要清洗,那么,特情部就有机会下手添柴加火。 毕竟,历史是惨无人道的,一些在后世人看起来荒唐无比,甚至连一头猪都不会做的事情,却在原本历史上,由一些所谓的伟人因为各种原因下令去做。 他们并不愚蠢,因为他们能从这些所谓的‘破天荒事件’中,得到普通人难以意识到的巨大好处,尤其是政治好处。 没有最荒唐的政治事件,只有最无情的政客。 “委员长……” 罗峰微微一顿,说道。 “有什么话直说,这里没有外人。”张蜀生摆摆手示意道,如果说希特勒和斯大林都需要安全工作方面的心腹,自己也是需要的,毫无疑问,罗峰就是。 “我想……我想调去商业调查局任职。” 张蜀生抬起头,看着神情严肃的罗峰,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明年再说。” 罗峰说的调职,他哪里不明白。位高权重,执掌共和国两大最高情报部门之时间久了,都会有一种危机感,或者说自我危机感。 在共和国成立后,原蜀生公司的商业调查科因为展太快,在赵子云的多年经营下,情报方面的工作,已经能和特情部形成平行的独立调查能力。 罗峰的意思是想和赵子云调换一下任职,从未为委员长分忧。 不过,罗峰不知道的是,既然敢用,张蜀生就有绝对的底牌,有绝对的更秘密的监察力量。如果没有底牌,张蜀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时空来客的话,那事情肯定又会不同。 在罗峰走出门的那一刻,张蜀生忽然叫住了他。 “罗峰,你一直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我希望,这种信任众将越政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