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官油子-《宋阀》
第(2/3)页
几个官员脸上都是一沉,这还用问?表面上咱讨回了六州之地,其实让契丹人打得狂退数百里,死伤惨重。童太师以重金赎回空城,谎报大捷,这事官家已经知道几分了。否则,怎么会把童贯管了几十年的枢密院交到蔡攸手里?但童贯经略西北多年,北方军务还必须仰仗他,这也是官家继续让他坐镇太原的原因。
“何某虽然从太师攻辽,但不讳言,此战输尽我军威风。而女真人看眼里,不会有想法?据北边来的消息说,女真人已经有所行动了。”何太尉环视众人说道。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那第二个进来的官员侧首问道:“愿闻其详。”
何太尉看着他笑道:“大人这是在考校下官?您刚从北边回京,对边关态势,应该比下官更清楚才是,怎么反来……”
那官员神色不改,笑道:“我倒是听到一些风声,但不好妄加评论。”
何太尉听他这么一说,也闭口不言,其他几人互相递着眼色,纷纷缄口,室中一片沉默。张叔夜见此情形,心头大急!金人南侵在即,自己费尽苦心才将这么几位说得上话的大臣请来,却一个个怕担干系,三缄其口,这事还怎么议?咱这是在商议军事大事,又没拉帮结派图谋不轨,何必作得跟贼一样?罢罢罢,你们这些朝廷大员都不肯说,我来!
有意无意地望向徐卫,张叔夜语出惊人:“据下官猜测,不出一个月,金军就将挥师南下,直扑东京!”
一位官员惊得拍案而起,大声道:“嵇仲兄!这话不可乱说!”
“不错!张兄,干系太大,慎言呐,这里没外人便罢,倘若泄露个半句,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个中轻重,望兄三思。”第二个进来的官员似乎品级最高,连何太尉在他面前也自称下官。张叔夜不过是个知府,四品官,他仍以“兄”称之。徐卫不禁对这人有些感兴趣,所谓旁观者清,这位官员从始至终,没有吐露半句观点。看起来城府应该是最深的,可他既然应约而来,应该是有想法。只是摸不清其他人的底,这才三缄其口。
“诸位上官,同僚,叔夜世受皇恩,以荫官之身出任知府,这些你们心里是清楚的。我不想唱什么高调,更不想以忠君爱国自居。但眼下大宋危难当头,我虽是个外官,愿意冒这干系请各位一聚。我也清楚,各位来已经是给我姓张的面子,不敢强求什么。既然诸位不愿多说,我来。自契丹败亡,女真人表面上与我通好,实则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一,宋金相约攻辽,女真人是势如破竹,而我军一败涂地,这一切女真人看在眼里,必有所图;其二,宋金早有约定,我方不得招降纳叛。但我们接受辽帝之降在先,收留张觉在后,这两桩事女真人都绝口不提,可见其志不小;其三,据下官打听到的消息,女真人已经在着手准备南侵。将原辽境之内的汉民收编为乡军,又加强飞狐、灵邱两县的守备,此二地俱扼守险要,为咽喉之所,女真人的用意,已经不言自明了……”
张叔夜语至此处,已然满面忧色,那一众官员听了,也是低头主语。徐卫在一旁听得真切,感叹张知府果然是个实诚君子。这些官油子,话只说三分,而他却是推心置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当徐卫感慨之时,又听张叔夜将自己说给他的话合盘托出:“若下官所料不差,金人一旦南侵,必兵分两路……”
徐卫不禁有些替这位前辈担心,其他人没一个表态的,您着什么急?您在这忧国忧民,慷慨陈词,搞不好别人心里正在算计着是不是参你一本,去皇帝面前讨个好?
猛然发觉,那第二个进来的官员正盯着自己看,徐卫心头一惊,面上神色不改。却不料,那官员突然打断张叔夜的话,手指徐卫问道:“张兄,你这帐下小校仪表不俗,不知姓甚名谁,籍贯何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