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恩之门-《三青门外》


    第(2/3)页

    天恩门目前宗师级别以上的仙灵,不过寥寥几位罢了。

    正因如此,不是任何学子都有福分可以被宗师收入门下,因很多宗师一旦成名、被封为宗师之后,就对于所收弟子极为挑剔,不仅挑他们的天赋灵性,还挑他们的命途劫数。

    这命不好的,或许再努力再心诚都没机会。就比如叶刺的师傅卫曦那样,自复出以来一共就收了五位弟子;有的宗师更加如墨嫡一般,一个弟子都嫌多。

    但这就更体现了祥适的天福所在,因他是皇储,天之骄子,所以他自幼的师傅,就是天恩门所有的宗师。

    不管这些宗师们是不是原先只图晚年清闲,但对于皇太子的教育,谁都不敢怠慢半分。几个老头可谓是全心全意、呕心沥血地教授祥适毕生所学。

    除此之外,这些宗师对于一国之君所必备的那些素质涵养、谋略思想,也是教会谆谆,几乎就到了耳提面命的程度。

    因为先帝早逝,祥适登基之时,正是其成年之日,那时的他,仅有两千岁,这也让他成为了仙冥历任帝王中最年轻的一位。

    经过名门大家那如春风化雨的引导,超规格的优良教育,祥适自任先帝以来就表现出了一个贤明君主所应具备的所有品质。

    他除了善用人才、励精图治之外,最大的特质,就是“仁恕”二字。所谓“仁”,乃仁民爱物;所谓“恕”,乃恕人以德。

    作为一国主君,祥适能纳百家之言,以检法制之缺,政治风格宽和仁厚,深受百姓爱戴。

    如果你有幸是天庭之上的一朝臣子,那么无论是上书还是当面启奏,你的意见都会被祥适实实在在地听进耳朵里;而如果你只是一介百姓,有任何关于国纲法纪的建议,那天庭门口悬挂着的通天铃,就是祥适直接为你所设的。

    正因为祥适通达情理如此,宽以待民如此,故自他执政以来,仙冥也是民富国强,没有出过太大的岔子,而这一切的平静,都被一千年前的那场大战打破了。

    祥适也一直想不明白,为何那玄鸳的修月,那一直与仙冥交好的玄鸳女王,会突然盗取汲魄;为何她明明前不久才与青凡成婚,诞下皇子,却犯下这种殃及国命之事。

    但这一切,在他知晓了自己的镇国之宝,就被封印在那个玄鸳小皇子体内时,一瞬间豁然开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