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转型-《末世重生之我的奋斗》


    第(3/3)页

    将所有蔬菜运回了市区,老店分了一千五百斤,新店分了两千五百斤。李东顺便看了下两间商铺的账本,还不错,基本维持了正常的水平。

    这次李东在家一直三天,也没做其它事情,一门心思的放在了耕田上。手扶拖拉机的耕田效率大概是一个小时两亩地,李东没日没夜的干了三天,总算把所有空地全部开垦了出来。

    再次回到首府,李东马上替店里运了一次蔬菜,大概有3000斤,主要是玉米快摘完了,产量大不如前了。销售情况依然是火爆,不到一天时间全部售完,只能再次歇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东过上了两头跑的的生活,每个星期至少一次来回。空间里的蔬菜已经开始有些供不应求了,李东有意压缩了老家的两间店铺的供应,基本上百分之六十的货源都靠下河村的供应。

    最大的成果还是那一百多亩的麦田,已经全部种下了小麦,长势良好。为了方便灌溉,李东还特地开挖了十几条水渠,充分保障了麦苗的生长条件。

    期间,周组长也来找过李东一次,大意是让他加大蔬菜的供应量,不能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居委会已经接到很多居民的投诉和抱怨。

    对此,李东只能苦笑,他真的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最后,没办法,为了完成居委会的要求,李东不得不效仿在屏安市的做法,寻找真正的供货商,反正也赔不了多少钱,就当交保护费了。

    当然这么做,好处也不是没有的,起码他得到了上至居委会,下至普通居民的一致认可,总算在阳明社区站稳了脚跟。

    另外,为了补贴李东的损失,居委会还把社区一个闲置的仓库免费租给了他,租期是五年。这样一来,就基本上抹平了账面上的损失。

    有了仓库,李东从空间转运货物方便多了。为了提高利润,他特意在商店内添加了四排新的货架。上面摆放的是他从市区“走私”过来的日用百货,因为价格偏低,同样大受欢迎。

    就这样,家乐福开始从原来单纯的蔬菜商店,逐渐转变成了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超市。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商店的利用率,而且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几乎相当于蔬菜盈利的三分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