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再嫁》
            
            
            
                
    第(1/3)页
    陆明华目光灼灼,  盯着眼前这个女人,等着她的答案。
    她态度磊落,言笑晏晏,无声的催促着对方给出证据。
    女人自然是没有的。
    她讪讪笑着,  继续含糊,  哪里还能再说下去,  心里更是懊恼,也不知道自家男人是怎么回事,  无缘无故的就让她当着众人的面干这事。
    本以为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毕竟这些年轻小姐们面皮都薄,稍微两句话就能说得慌乱无措起来,  可谁知这个陆明华怎么就这么从容。
    仔细回忆一番,  陆明华不记得曾经和对方有过节,只以为是对方天生如此,便也没有多想,眼瞅着对方说不出话匆匆告辞,这才转身。
    一抬眼,她就看见秦氏正蹙眉看她。
    “明华,  都是一家人,你怎么这样说话。”她很不赞同的轻叹。
    陆明华简直想冷笑了。
    她怎么说话了,那女人说她的时候,  她这个当娘的在干嘛?
    “母亲,我说的话,  可有不妥?”陆明华看向秦氏,  目光清凛凛的,  从容坦然。
    秦氏一张嘴,  却是哑然。
    陆明华说的话,  自然是没有不妥的,可,可她的态度。她有心想教诲两句,却发现说不出什么。
    “明华,你现在怎么这样了?”她有些茫然的问,明明之前的陆明华,体贴周到,一直都与人为善,鲜少和人为难,从来不需要她操心,最是懂事不过。
    可现在,她却冷淡强硬,连父母之命都不听,她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心中觉得荒谬,陆明华讽然失笑。
    她为何会这样?那不都拜她这些家人所赐吗?
    闺中之时,她处处忍让,只想着能嫁一个不好不坏的郎君,生下孩儿,有一个自己的家。她甚至都不敢多求,可结果呢,她如此小心翼翼,还是一切都毁了。
    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再委屈自己。
    看着仿佛什么都不知道的秦氏,陆明华忽然在想。
    她这位母亲,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她不想知道呢?不过那都不重要了,她早已没了和这些人继续牵扯的心思,只是扯起嘴角笑了笑,随便找了个理由,她直接离开。
    秦氏呆呆站在那里,看着陆明华的背影出神。
    “夫人?”嬷嬷轻声提醒。
    她这才回神,走了。
    祭祖完,当天下午,陆明华就准备动身返回别院。
    谁知,陆成文却好说歹说的拦下了她。
    “伯父,您留我在府,可是有事?”陆明华不解的说,她是真的一天都不想在这个伯府多待。
    陆成文踌躇片刻,轻咳一声,到底说了,“我有一老友,家中次子发妻病逝,膝下尚且无子……”
    陆明华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微微皱眉,想说自己暂时没有嫁人之意,却被陆成文眼神制止,只得听他继续说了下去。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丧妻无子的鳏夫,洁身自好,性情温和,喜好诗文,出身书香门第,家在南边。
    陆成文觉得这是一个好人选,适合陆明华再嫁,想让她见上一见。
    陆明华措不及防,有些惊讶。
    “不是说家在南边?”她问。
    “正好有事来京。”陆成文笑呵呵的说。
    “伯父,我……”陆明华想拒绝。
    “人,伯父已经给你约好了。”陆成文抢先开口,还说出了地点,就是下午,在城中濉河边。
    陆明华无奈,没有应声,脑中想着该怎么拒绝。
    “他们家在当地很有声望,虽然算不上有多富贵,但是足够让你衣食无忧。我知你不喜欢伯府,若能嫁去南边,岂不正好。”陆成文还在劝她。
    “伯父,如今我一个人,过得也算自在,暂时不想再嫁,只得辜负伯父的好意了。”陆明华到底还是拒绝了。
    虽然不想辜负这份好意,但是正如她所言,孤身一人,方觉自在,何苦再嫁。
    谁又知道,那会不会是下一个魏家。
    陆成文被拒,看她神态坚定,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叹道,“好吧,好吧。”
    “伯父,我知你是为我好,但我实在是怕了。”陆明华心生歉意,更不想让这个难得为她考虑的人伤了心,口中便就也叹了一句。
    陆成文的确失望,可见她如此,却又不免心疼。
    说到底,到如今这地步,终究不能怪这孩子。
    “罢了,罢了,也是缘分不到,以后再说吧。”陆成文不想放弃,口中道。
    陆明华更加无奈,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对了,伯父,不知那小沙弥的行踪,你可有发现?”她顺势提起这件事。
    陆成文摇了摇头,神色微正,说,“南边离京太远,我遣了人去,可这好几个月了,都没有消息。”
    说着话,他微微皱眉,觉得有些棘手。
    心中不由失望,陆明华面上勉力安慰了一句,又说起了别的。
    伯侄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陆明华正要告辞,就听见一阵脚步声响起,外面下人行礼,口称二少爷。
    “这孩子,还是这么冒失。”陆成文顿时皱眉。
    来人是他的二子,陆耀忠,前些年家里想办法,把他塞到了御林军中,寻常都在衙门待着。大大咧咧惯了,像这次突然回来,连提前叫人来说一声都没有就直接过来了。
    外面陆耀忠和一个身量修长的男人一道前来,两人身上还穿着御林军的青狼服,胸前狼头狰狞,威势赫赫。
    见着下人请安,他随便点了点头叫起,然后就推开了门。
    守在门边的下人一伸手,试图阻拦,却也来不及了。
    陆耀忠没注意,他身边的男人却看到了,便抬眼看了眼面前的书房。
    门吱呀一声推开,书桌后样貌儒雅的男人正有些无奈的皱着眉,旁边一身粉色裙衫的女子笑盈盈看来,带着几分打趣。
    两人恰好撞了个对眼,陆明华一惊,没想到陆耀忠还带来了人,匆忙收了笑,回转过头。
    男人目光定了一下,不由惊艳。
    “爹,三妹妹也在啊。”陆耀忠看见陆明华也在,明显愣了一下,跟着看了眼身后,有些无措的呵呵一声。
    陆成文顿时皱起了眉,跟着就见自家那个傻小子让开身子,纠结的说,“这是我的上司,高明诚高大人,我们约好了下午去蹴鞠,儿子要给您说一声,高大人说既然来了总要给您请安,我就带着他一起来了。”
    他一串话飞快的说完,瞅着自家亲爹,拼命表示他不是故意的。
    “伯父,您这里有客人,我就先走了。”有外男在,陆明华不好多留,起身告辞。
    陆成文瞪了眼自家不成器的儿子,笑着应了。
    “二哥,我先走了。”陆明华打了声招呼,对着他旁边的人点了点头,越过两人离去。
    陆耀忠一味的点头,脸上讪笑着。
    回了小院,东西已经收拾好,陆明华便动身启程了。
    期间,她一直防着陆成颂会像上次似的拦她,可没想到,一直到马车出了城门,竟也没什么动静。
    她不由惊讶,心中略松了松,可眉却又不由皱起。
    陆明华了解她这个父亲,在他眼里只有那几个儿子,别的女儿,她也好,陆明熙也好,在他眼里都是可以换好处的,现在用一个她巴上一个郡王,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今日清明,路边不知道谁家弹起了古琴。
    琴声袅袅,略带怅然,追思之意悠然而起。陆明华侧耳倾听,眼中微亮。
    好琴音,好技艺。
    马车不停,渐渐将琴音抛在身后,陆明华手指微动,随着琴音拨弄。
    可那指法,却不似弹琴。
    行出城门不远,金铃声叮叮当当响起,一辆华贵的马车从前面行来,车夫立即让开路,谁知,那马车在经过他们的马车时,缓缓就放慢了速度。
    “车内可是陆家小姐?”女孩儿娇滴滴的声音响起,声音平平,略带傲气。
    陆明华挑起帘子看去,就见说话的竟然是旁边那马车上的丫鬟,目光扫过马车,她心中一跳,袖中的手顿时攥紧。
    那边,丫鬟看见陆明华的脸,面色也是微的一变,先是嫉色划过,而后就是担忧和莫名的幸灾乐祸。
    “王爷,正是陆小姐。”她没管陆明华,转而挑起帘子,对着马车内的人软了声音,娇意更甚的说。
    “嗯?我看看。”有些漫不经心的男音响起,窗户被一双涂着丹蔻的手挑起,露出眼角带着淡淡皱纹,面色红润,仍能看出年轻时俊朗的男人来。
    他一身紫色锦袍,靠在车上,左拥右抱,美人倚在他身上,好不快活。
    这就是昌平郡王。
    虽然只见过寥寥几次,可陆明华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他,她一甩手,直接放下了帘子。
    “有脾气,我喜欢。”燕容辰笑着说了一句,目光流连在车帘之上,回味着刚才一闪而逝的秀美容颜。
    陆成颂倒是没胡说,他这个女儿,的确生的不错。
    当然,这个摔帘子的脾气更不错。
    有脾气好啊,他就喜欢有脾气的。
    “启程。”陆明华吩咐一句。
    “声音也好听。”燕容辰眼睛一亮。
    车内陆明华撇开脸,只觉心口翻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