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僧人坐于井前-《孤葵向暖》


    第(2/3)页

    用秋秋的朴素是非观来说,大抵就是你背了筐书了走进青楼点了杯香茶吧。

    人群虽然议论不断,却还是好奇得分开为那僧人让出了条路来。

    这红衣僧人微微施礼,将脚上的草鞋脱下挂在禅杖之上,一步一顿从人流中间走过。

    念安下意识捏了捏衣角,看那红莲在古梧桐下绽开。

    僧人抬起头望着身前仿若撑起一片天幕的梧桐,双手朝那梧桐树上抱去,喉头微微颤动,却没有发出声响。

    周围百姓看这僧人庄重肃穆,也都停下了言语。

    红衣僧人就静静立在场中,抱了梧桐片刻后,他又松开手亦步亦趋得走到古井旁边,不过这次他的神色更加庄重,坚韧而悲悯,将头上的斗笠也取了下。

    一本“地流菩萨本愿功德经”被他拿在手里,站在原地喉头滚滚。

    可这次,他依然没有出声。

    “这僧人该不会是个哑巴吧?有几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那僧人像是在超度什么,同样的书页连续来回翻了三次才结束。梧桐叶下,他双掌合十,躬身三拜,一向梧桐,二向古井,三向场间众人。

    三拜之后,红衣僧人闭上眼睛,将鞋和禅杖在身旁摆好,就面对那吃人的古井盘腿坐了下来。

    “啧啧,我就说这古井有怪吧,这还专门来了位道德法僧在此守护呢。”居士楼小二很是骄傲的自语了一句,引得周围人都看了过来,于是小二把胸口挺得更高了。

    念安看着一脸平喜的无言僧人,心里却有不少细微的声音如同小虫啃噬着他的心脏。

    难道是这二百年来世人皆知的佛道相争吗?便是他这样一个不问世事的泥腿少年,也略听过一二那些绵延曲折的故事。

    不过,在那仿佛没有尽头的金色时间长河里,佛道相争也不过沧海一粒。

    更不要妄谈那些煌煌苍苍甚至百年都难于一现的更加古老之地了。

    母亲陈南葵曾给少年提起过一两句这里面的故事,不过那时候少年还小,大抵是记不清什么的。

    可哪怕那时他还年幼,但只是从母亲口中说出那几个“未可知之地”的名字,他便已经能从阳光,从清风,从水流……感受到那仿若超脱时间与空间的难言重量。

    他试着回想那几个名字。

    却只是因为动了念想都让自己手脚僵硬。

    一阵火烧滚滚,一阵冰风凉凉。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