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城小院-《孤葵向暖》


    第(1/3)页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隆庆三十五年晚春的暮色里,一个少年正半躺在自家小院的躺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用右手的蒲扇驱赶着已经开始长起个头的飞蚊。刚刚沥了一场春雨,积水从坑坑洼洼的屋檐上落下轻拍在院里一口水井的边缘溅上起一点水花,落到了少年身上。

    他似是有些不喜,将躺椅挪得离那水井稍远了些。

    少年姓安,单名一个念字。父亲安如意早亡,母亲便给他改名叫念安。

    冰炭不言,冷暖自知。

    念安这孩子很早就学会了独立。

    少年在的边城叫曲白,是“大夏”西北边境上一个专供来往行商歇脚的必经之地。每年在此活跃的商贾从夏初涌进城来要一直闹腾到九月初八之后的中元节才会稍稍消停些。

    正因如此,念安的妖族娘亲还在世时,靠着卖些精美的手工品给往来的商人,生活虽不易,少年却不愁吃穿。

    早岁哪知世事难,娘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便一下全朝他逼了过来。

    ……

    ……

    娘在世时,总喜欢抱着他一同仰望星空。她告诉他,星空里什么都有,孤独时可以试着从里面找找温暖。往后的日子里,少年试了好多次,可他总觉得,那深邃黑夜只是想把他的目光一点点吸进去罢了。

    今日也是如此,念安又试着在观天。

    与念安家一墙相隔的另一个院子里,一个少女正蹲在地上熬锅鱼汤,随着热腾腾的白气升起,那肉质的鲜香已经开始在她家整个院子里流淌。少女想去找根勺子来尝尝咸淡,却恼怒的发现隔壁那家伙又没把木勺还回来。

    “念安,我木勺呢?”她语气急促。

    少年小心让开躺椅,裤子如同生了火般往里屋冲去,脚却因为着急绊倒了一堆柴薪,一个趔趄撞在门旁一堆杂物中激起一声闷响和一阵烟尘。

    墙那边的人伸头过来望了一下,她的目光在月色下如同闪亮的点点萤火。

    “喂,你没事吧?”发凉的声音稍稍柔和了些。

    少年在杂物堆中恰恰找到了木勺、手忙脚乱的想爬起身来,却噼里啪啦的又激起一阵响动。

    少女迟疑了下,还是放下手里的鱼汤,推开了了土墙中间了一扇半人高的柴扉过来了。原来她家和念安家是连在一起的。

    借着月光,两个本已相熟的人儿今夜第一次碰了面。

    念安的邻居看起来约莫十三四岁,却已有了十七八岁的神态和风韵。她头上用碎蓝布随意扎了个头饰,说不上顶漂亮,可伴着晚风和明月往那儿叉腰一站,却也自成一道风景。

    满身是灰的少年将木勺在衣角上擦了擦,递过去。

    姑娘伸手在他头上轻轻掸了掸灰,确认少年无恙后,她拿着木勺惩罚似得在他头上敲了一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