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临阵倒戈-《汉明》
            
            
            
                
    第(2/3)页
    祖大寿等大战城外,士卒多战死,仍力战不退。
    皇太极见势不妙败走,史称宁锦大捷。
    之后,袁崇焕于崇祯元年督师辽东,祖大寿升任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守锦州。
    按理说,这样的履历,除非自甘堕落,否则,想降清也难啊!
    人活一张脸嘛,好意思降清吗?
    可崇祯二年,袁崇焕被刚愎自用的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下狱治罪。
    闻讯的祖大寿既寒心又愤怒,遂率部东向出走。
    但之后又被劝返。
    次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崇祯四年,祖大寿被皇太极围困在大凌河城,明军几路救兵四次援救,都被后金军击败。
    祖大寿的多次突围也没有成功。
    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
    皇太极两次致书祖大寿劝其归降,终于,祖大寿杀死宁死不降的何可纲开城门请降。
    这是他的第一次投降。
    听都能听出来,这次的投降,是诈降。
    祖大寿以帮后金夺取锦州城为名,骗皇太极放自己回去。
    但一回到锦州城,就如同肉包子打狗。
    祖大寿不但不履行诺言,还在城中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崇祯帝这次不糊涂,升祖大寿做了左都督,并三次下诏,令其进京陛见。
    可祖大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老上司袁崇焕的前车之鉴,祖大寿均借故推辞,不敢入京。
    崇祯十四年,清军再度来犯,皇太极率大军攻打锦州,并大败增援锦州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军十三万人,洪承畴退守松山。
    次年二月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往盛京后不久便降了清。
    崇祯十五年,被围困整整一年的锦州城粮草断绝,城中杀人相食,祖大寿再次率部开城投降。
    这便是祖大寿的第二次降清。
    这真合了一句老话——天要亡明,非战之罪!
    降清之后祖大寿,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并随清军入关。
    正象祖大寿二次降清心意不诚,皇太极也没打算重用祖大寿。
    给他一个虚衔安置在京了事。
    不过皇太极还是重用了祖大寿的子侄,譬如祖大寿的侄子祖泽润、儿子祖泽洪、养子祖可法等。
    再譬如,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
    原因其实也简单,辽东大军,特别是关宁铁骑,于大明朝的地位,就象是清末的北洋军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