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俞婉要去给二人泡茶,鲍神厨道:“阿婉你也留下吧。” 从青年男子口中,俞婉得知他目前姓江,这是他养父的姓氏,他很小便知道自己是被捡来的,捡到他的是一个过路的商人,商人心肠挺好,可惜常年奔走并不适合抚养孩子,于是将他交给了当地的一个农户,他给了农户留了点银子,好帮助一家度日。 农户家中有个在镇上做丫鬟的女儿,她伺候的主子没有孩子,偶然得知她家有个捡来的男娃,便问他们可愿意将娃娃给她。 那位夫人是真心求子,农户家一寻思,给答应了。 “那位夫人就是你的养母吗?”俞婉问。 “是的,是我养母。”江经年说。 “江夫人……对你可好?”鲍神厨颤声问。 江经年温和一笑:“母亲对我极好。” 事实上,不论是最初捡到他的商人,还是收留了他一阵子的农户,都是心存善念之人,他们也待他极好,只是比起他们,江夫人那里是更适合他的去处。 江夫人是江家寡妇,早年丧夫,之后再也没有改嫁,江家疼惜她,得知她收养了一个孩子,待那孩子与江家的亲生血脉也没有什么两样。 江经年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他与亲生爹娘失散,却遇上了一个又一个贵人,他被照顾得极好,长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翩翩君子,只不过,江夫人在他十六岁那年便病逝了,病逝前江夫人将他的身世告诉了她。 “我想……你爹娘一定急坏了。” 江夫人拿出了江经年当年的襁褓,虽然料子已经旧了,但看得出十分讲究,江夫人相信他不是被家族抛弃的孩子,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这些年江夫人明里暗里也曾托人打听,只是没得到什么消息。 江夫人不想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不希望给江经年留下遗憾。 江经年决定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江家是做玉器生意的,他和府里的师傅学了手艺,他做得十分不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不知怎的,他不爱玉雕。 他喜欢厨艺。 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间名满天下的酒楼。 只是因为要寻亲,这个愿望被耽搁了,后面阴差阳错来了这里,成了亲,有了孩子,就暂且住下了。 他开的酒楼就是第一个向鲍神厨购买美酒的酒楼。 鲍神厨与这家酒楼做了大半年生意了,却根本不知道东家就是自己儿子! 江经年道:“小二把酒拿给我,我尝了一口,觉得它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酒。” 因为那是你父亲酿的酒。 “我……我就说我怎么老是狠不下心去压那家的价呢……”鲍神厨喃喃。 俞婉噗嗤一声笑了,什么叫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这就是了! 俞婉看向江经年道:“江叔叔,您说您成亲了,江婶婶和小侄儿呢?” 江经年温声道:“她带着儿子回娘家省亲了,过几日便回来。” 俞婉握住鲍神厨苍老的手,打趣道:“不仅找到了儿子,还有了儿媳与孙子,鲍爷爷,您赚了!” 鲍神厨笑出了眼泪。 漂泊大半生,兜兜转转,从大周到南诏,又从南诏到巫族,俞婉所了解的艰辛只是冰山一角,这个老人为了寻回自己的骨肉吃了太多苦头,好在,在弥留的日子里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回不回大周已不重要,有儿子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你娘也希望我能找到你,她说,要我替她看看……我就怕我哪天找不到你了,半路上就……”不吉利的话,鲍神厨没说,笑着跳了过去。 他没告诉过旁人,这是夫人与他的约定,夫人选择了火葬,让他不论去哪里都将她的骨灰带在身上,这是担心他哪天客死他乡,她不希望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江经年给亡母的骨灰磕了头。 鲍神厨身子不大好,说了会儿话,睡着了。 江经年将父亲抱到床上,拉过被子给他盖上。 七月的巫族并不算冷,可鲍神厨年纪大了,身子都是凉的。 江经年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掖好被角。 鲍神厨睡熟后,二人去了外屋。 有些话俞婉不忍说,却又不得不说:“江叔叔。” “阿婉有话对我说吗?”江经年看向这个无微不至照顾他父亲的姑娘,语气温和地问道。 “是有关鲍爷爷的身体。”俞婉轻声说。 江经年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父亲的年纪其实比他岳父还小,可常年忍受丧妻失子之痛,加上奔波操劳,他衰弱得不成样子,他虽不是大夫,可看见父亲的第一眼,他便已经明白,父亲时日无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