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国仇家恨 仗剑天涯行 第四十九章 江湖领袖 非君之臣-《豪杰行》


    第(2/3)页

    风影子道:“世事反复无常,这天下纷争,自有纷争的根源。你不过一江湖豪杰,平日里行侠仗义便是了,又如何考虑此等之事呢?”

    笑峰道:“然这天下纷争,何日是个结束呢?假设天下再无纷争,百姓人民皆能安居乐业,华夏九州再无兵戈之祸,即便是故园沦陷于秦,徒儿不争也罢,只要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算是心里欣慰了。”

    风影子道:“你有这番觉悟,倒也是难得。老子道德经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万物皆有自然,即便是征战杀伐,百姓流离,苍生涂炭,也是上天垂定。没有天下纷争,哪有天下安定?为人无需刻意为之,何不顺应自然呢?”

    笑峰不解,问道:“如恩师所言,徒儿当坐视天下纷争,无所作为呢?还是退隐江湖,只求保全个人之身?徒儿年尚三旬,尚还没有达到恩师的境界。”

    风影子笑道:“这你就问对了。为师让你顺应自然,并非是退隐无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此道家之要义也。以无为而有为,就看你如何去行事了。今天下七雄,不乏有明君之国,正要招收忠义贤能,你为何不曾去试一下呢?”

    笑峰闻言,似有所悟,便又请教风影子道:“徒儿自思远涉江湖,也终非长久之计。需得投身诸侯,以实现心中夙愿。今燕国君主曾与徒儿有旧,徒儿欲往燕国,不知尊师认为可否?”

    风影子笑道:“燕君新立,国内百废待兴,正是四贤若渴之时。且燕君又与你有旧,此番前去,必当重用。然为师还以为你当前且不先望燕国,而是先去齐国,先在齐国见识一番,然后再去燕国为上。”

    笑峰愕然问道:“不去燕国,而去齐国,恩师有何说乎?”

    风影子道:“齐国乃东方大国,临淄有稷下学宫,百家人物皆聚集于此。你虽然久行走江湖,但对于诸侯宾客三教九流人物尚还欠缺,诸侯宾客皆不闻你名。你若先去燕国,不过是因为当年与燕君有旧之缘故也,即便燕君接纳你,燕国朝臣岂能看重你?所以先去齐国,观大国之风范,百家之学术,必定有所大收获,在齐国一年半载,待熟知这些之后,然后再去燕国,岂不是更好吗?”

    笑峰闻言恍然大悟,拜谢过风影子,便与丁虎准备前往齐国。临行之际,风影子送笑峰于驰道驿站之上,叮嘱笑峰道:“不改初衷真豪杰。今番你虽然前去齐国见识诸侯宾客,但还是记得你是风行子,持工布宝剑,便是天下江湖豪杰的领袖,而非某一君王之臣也。”笑峰顿首以谢,将风隐子此言谨记在心,告辞而去。

    且说齐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欲要称霸天下,想要一番作为,但是齐宣王这个人算不上什么英明贤能之君,振兴齐国、称霸天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稷下学宫是齐国官方所举办的一座高等学府,由齐威王所创建,威王死后,齐宣王扩大了齐国稷下学宫的规模,一时间名闻诸侯,各种有才学的人士纷纷来到齐国,宣讲学问,这其中就包括声名远播的当代大儒孟轲。

    但齐宣王不免叶公好龙,仰慕虚名而不能重用学问之士,齐国本来在燕国内乱之际,可以有崛起壮大取代秦国的机会,但齐宣王不能善始善终听信孟轲之言,发兵攻入燕都却不树立恩德,军纪败坏涣散,由此导致燕人离心,最后为诸侯所败,出师无功,霸业受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