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芷若一见是陆子初,道:“陆公子,你藏身于此,到底有何事?” 陆子初忙道:“自从长江之战以后,在下久存向周掌门讨教之心。今日邂逅,真是缘分,我教总部黑木崖距此不远,想请周掌门亲自光临,让在下尽下地主之谊!” 周芷若见陆子初英伟俊郎,气宇轩昂,不论谈吐气质均比张无忌要强上许多。听他盛言相邀,本想答应,但念及他是朱元璋的一党,心中便存诸多顾及。便道:“感谢陆公子盛情,但小女子还有要事在身,恕不便打扰!” 陆子初见她拒绝邀请,心中大为失落,道:“周掌门突然来到河北境内,不知有何要事?如蒙不弃,在下或许可以帮上忙!” 周芷若见他说的情真意切,心中一动,道:“不敢有劳陆公子,在下私事自能料理!” 岂料,陆子初又道:“周掌门武功盖世,天下什么事自然难不倒你,在下是说如果有用的着在下的地方,但请明言,在下决不推辞!” 周芷若道:“不必了,陆公子,你好好保重,小女子告辞了!”随后牵着阿羽之手,便要离去!” 陆子初忙道:“周掌门,且慢!” 周芷若奇道:“陆公子还有何指教?” 陆子初突然看了看阿羽,道:“周掌门尽管去得,在下不敢阻拦,但只怕要把阿羽留下!” 那阿羽见状,急忙躲在周芷若身后,道:“师傅,我不要和他走!” 周芷若听后,心中暗道:“看那陈友谅千方百计要抓阿羽,陆子初此刻也要打他的注意,到底阿羽的父亲是何许人也?”便对陆子初道:“陆公子,你也是堂堂一代教主,怎么还会为难这么一个孩子?” 陆子初忙道:“周掌门千万不要误会,在下并无恶意,只是阿羽是朱元帅的儿子,我要把他带回去交给朱元帅!” 周芷若听后,惊愕万分,忙道:“你说阿羽的父亲可是那个朱元璋?” 陆子初点了点头,道:“正是,周掌门如果不信,大可以亲自问问!” 周芷若注视着阿羽,阿羽深知已无法隐瞒,便向周芷若跪下,道:“师傅,陆大哥说的不错,我爹爹就是朱元璋朱元帅,我在家排行老四。我小名叫阿羽,大名叫朱棣,因为我不想师傅把我送回家去,所以故意隐瞒身世,请师傅原谅!” 周芷若道:“想不到你竟是朱元璋的儿子,这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悔不该那么着急便收你为徒!”但转念又想:“这孩子聪明绝顶,朱元璋诡计多端,倘若日后尽是学了朱元璋阴毒很辣的习性,这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要遭殃?” 言念于此,周芷若扶起阿羽,道:“阿羽,你父朱元璋是我大敌。你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你和你陆大哥回去,当然你不再是我徒弟。二是你若要继续做我徒弟,可要做好准备,我以后可能常常会与你父为敌!” 阿羽道:“师傅方才教过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我父亲虽然领兵四处杀鞑子,但他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害死了很多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都可以牺牲,他很可怕,我不要回去……我想跟着师傅去!” 周芷若见阿羽语气坚定,心中一喜,更为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竟能分清是非善恶,不禁大感欣慰。便道:“好!”随后对陆子初道:“陆公子,你都听到了,是阿羽自愿跟着我去!” 陆子初道:“阿羽,你……!” “好,羽儿,你说好,小小年纪只经过周掌门略微教导便能说出这些话来,不错!” 这阵声音突然传来,周芷若与阿羽不禁往左一看,却正是有数人正徒步赶来,为首一人便是朱元璋,身后带着沈灵与六名侍卫。 周芷若见朱元璋突然前来,心中大惊,暗道:“朱元璋难道当真不怕死,带这么几个人就敢过来?”随后立时醒悟:“是了,日月神教的人必伏其后,哼,以为有日月神教十大长老便能杀我了?朱元璋,你太小看我的能耐了!” 却听阿羽道:“爹,你怎么来了?” 朱元璋抱起阿羽道:“我的儿,为父听说你被陈友谅抓走,这不,赶紧带着你陆大哥你来救你了!” 随后,他放下阿羽,对周芷若双手抱拳,道:“周掌门,多谢你仗义出手,救了犬子性命,元章感激不尽!” 周芷若道:“朱元璋,你好大胆子,居然还敢跑到我面前来,你不信……?”她正待说一句,“你不怕我杀了你?”然念及阿羽年幼,实不便在他面前说出自己要杀他父亲之言! 却听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周掌门果然快人快语,不过你刚收犬子为徒,难道就要杀我吗?” 周芷若道:“难道你以为我不敢么?”随后对陆子初道:“陆公子,你让你日月神教的十大长老,左右使者出来吧,且看本座今日能否杀了朱元璋!” 陆子初听后,心中左右为难,让他杀周芷若,他宁可自己死也决计不会去做。但朱元璋的命令自己又不得不从,当真是好生为难。只得道:“我……!” 却听阿羽突然奔到周芷若面前,拉着周芷若的手,哭道:“师傅,你是我师傅,千万不要杀我爹爹!” 周芷若见阿羽哭的伤心欲绝,心中顿时软了,只能柔声道:“羽儿不哭!”随后道:“朱元璋,你不会要拿一个孩子来当挡箭牌吧?” 却见那朱元璋道:“你以为元章怕死吗?元章如果怕死,今日就不会出现在周掌门面前,而且日月神教的众位高手,目前离此很远,如果元章贪生怕死,又怎么只会带这么几个人来?” 周芷若心知朱元璋所言不虚,便道:“你以为这样我就会放过你?上次在光明顶让你跑了,这次让你插翅也难飞!” 朱元璋淡淡的道:“好,周掌门要杀我,可以!”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不知周掌门为何要杀元章?如肯明示,在下死而无憾!” 周芷若道:“明知故问,你先与陈友谅勾结,让张定边杀了渡劫神僧,又散布谣言,说明教要歼灭各派,……” 她话未说完,却被朱元璋打断,道:“周掌门此言差矣,渡劫神僧乃是少林高僧,元章对他只有敬重,岂敢谋害?是陈友谅想偷学少林绝技,因此让张定边去杀了渡劫,顺便嫁祸武当!” 周芷若道:“陈友谅嫁祸武当,与他又有何好处?还不是你暗中授意?” 朱元璋道:“周掌门,你还年轻,不懂陈友谅张士诚这些枭雄的内心。他们这些人,表面上口口声声驱除鞑子,复我山河。其实骨子里都是自私自利之人,他们所在乎的不是百姓,而是在乎自己地盘有多大,钱粮有多少!” 周芷若不知他要说什么,便道:“好,那你且说来,如有一字不合我意,本座立刻让你身首异处!” 朱元璋神情庄重,拱手道:“尊周掌门法旨,周掌门,明教与武当同气连枝,且势力庞大,等将来灭了鞑子后,那明教就是陈友谅的头号大敌。他只有先下手为强,让少林与武当反目,明教肯定会相助武当。少林就会带领各派与武当明教相抗,那样就会两败俱伤!如此,明教就算不灭亡,也是元气大伤,汝阳王再与明教决战,明教焉能不灭?” 周芷若道:“你说的有理,可是,明教灭亡,陈友谅不是等于自断臂膀,难道,就凭他的势力,自信能够驱除鞑子?” 朱元璋道:“明教灭亡后,天下就只一个陈友谅在抗元,那么天下所有抗元志士就都只能投靠陈友谅,他自然势力大增,有天下所有汉人相助,他又怎么会怕灭不了鞑子呢?” 周芷若暗想朱元璋说的确实合情合理,略一思索,又道:“好,杀渡劫一事,就算与你无关。但你为何要将明军好不容易在中原打下的根据地让与汝阳王?” 朱元璋忙道:“冤枉,天大的冤枉,汝阳王这个人雄才伟略,元章几次在他手里吃亏!中原的失地确实是明军收复的,但也确实是汝阳王又给攻占的。因为当时,杨左使为了巩固南方,且那时候张士诚还没死,也盘踞在江南。杨左使怕张士诚觊觎江南之地,于是把大量兵力调入江南,留在北方的军队甚少,元章纵有吕望之才,也不可能守得住,可怜死了那许多兄弟!”说完,他居然放生大哭,哭的当真是伤心欲绝! 周芷若听后,便道:“别装腔作势了,收起你的眼泪!” 那朱元璋听后,果然抹干眼泪,立时不哭,道:“周掌门还有何见教?” 周芷若厉声道:“你设立幽灵宫,诱人前去,图财害命,如此的伤天害理,就凭这条,本座今天也要你的命!” 朱元璋眼珠子一转,叹了一声,道:“哎,周掌门,你又误会了!元章设立幽灵宫,那是因为幽灵宫是个金矿,我只不过命人开矿,取做军资而已,老百姓为什么要加入义军?他们中一半人大字不识一个,他们知道什么民族大义?还不是为了吃一口饱饭,才当兵的么。周掌门也曾参与长江之战,对军士们也有所了解,我们明教的军队,哪一个人的饷银不是元章发的?” 周芷若冷笑一声,道:“难道光明顶没有给军队发军饷,需要你开金矿?” 朱元璋道:“至于光明顶的军饷大部分发给教内所谓的正规军五行旗去了,教外的弟兄他们根本顾不上,要不是元章取出金矿,一直给军队发钱粮,军队们早就不干了!” 周芷若在长江之战时曾经查验过关于粮饷问题,粮饷确实乃朱元璋所发,便道:“你开采金矿既然是为了明教,那为何又要诱人前去,图财害命?” 朱元璋忙道:“元章并没有图财害命,周掌门也去过幽灵宫,在下斗胆问一句,在那里面的人生活与外界相比,哪边好?” 周芷若“哼”了一声,并不作答。 朱元璋又道:“这些人在外面受尽鞑子摧残,元章原想把他们安顿在幽灵宫,等赶走了鞑子再让他们出来!至于图财害命,哎,所谓树大有枯枝,元章手下难免有心术不正之人,或见色起意,或见财起意,元章一时不能约束,实在罪过,可是这些并非元章本意!” 周芷若道:“你口才到不错,可惜你骗不了本座,你既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明教,那你为何又要与汝阳王勾结,抓了张无忌等人去幽灵宫。本座救了张无忌,你却在濠州诈死,而后又再次与汝阳王勾结,将张无忌他们困在光明顶密道内,害他们险些丧命,这一点你怎么解释?” 朱元璋听后,看了看天,道:“元章不准备解释,周掌门可以杀了元章?” 周芷若拔出倚天剑,道:“好,这是你自找的!”随后长剑如一束光一样,刺向朱元璋,剑术之快。陆子初、沈灵等还未反应过来,周芷若长剑已刺至朱元璋咽喉,便想救助,也自不及。 阿羽大声哭道:“师傅,不要杀我爹爹!” 却见周芷若倚天剑并未刺入,剑尖离朱元璋咽喉尚有寸许。朱元璋道:“周掌门,为何不杀元章?” 却听周芷若道:“看你样子,似乎不服,你刚才巧言令色,就想活命,现在为何又要寻死?” 朱元璋道:“不能驱逐鞑子,元章活着又有何意义?” 周芷若收起倚天剑,道:“你这是何意?” 朱元璋道:“请问周掌门,那张无忌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多大能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