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格不但不惊慌,反而是笑着坦然道:"原来是渊盖苏文啊,他曾经是高句丽的副使,那人倒确实是个人才,他在长安的时候,我倒是和他喝过几次酒!" 一众大臣们虽然将目光投向了李格,倒不是将这事按在李格身上,终究只是渊盖苏文在长安的时候和李格喝过酒,渊盖苏文攻打高句丽和李格能有甚么关系? 他们只是觉得李格的眼光可真好,居然在那时候就发现了渊盖苏文是个军事天才。 金志觉和金胜曼都没想到李格居然说的这么轻松随意,他们还以为李格会诚惶诚恐的谢罪或者极力推脱呢。 李世民沉声道:"那个高句丽副使啊,朕有些印象,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想到攻打新罗,高句丽居然是他领兵。" 新罗公主沉声道:"当初渊盖苏文只是一个小小的副使,就是因为和吴王与晋王两位殿下交好,所以才蒙高句丽王看重,因此青云直上!" 李治摸了摸鼻子,这个新罗公主摸的还真够仔细的,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新罗把人家的底细都了解的这么清楚了,为啥还是屡战屡败呢? 你这是将新罗危机都怪罪在我大唐李格、李治的头上吗? 一众武将们全都忿忿不平,就算没有渊盖苏文也有渊盖苏武,这跟李格、李治有神嘛关系? 李绩不禁笑了:"渊盖苏文倒是很会狐假虎威,他领军与否与我们两位王爷有甚么关系!" 新罗公主心中十分不忿,要说他最怨恨的大唐人是谁,当然属李格、李治无疑。 若不是有李格、李治,高句丽也不会派大军进攻新罗。 所以,她才会情不自禁地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直接说了出来,只是没想到她指出来之后,立即就有人为李格、李治开脱,而且皇帝也没有责问李格、李治的意思。 李治、李格在大唐朝中的地位果然极高,而且极得皇帝信重。 但是,无论如何,李格、李治都是他们不得不迈过去的槛,若是求不到大唐出兵相助,那他们新罗就完了。 所以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就在新罗公主忍不住要开口说话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发话了,"新罗使臣行程三、四千里来长安,一路辛苦了,暂且退下吧!" 退下? 那怎么能行? 新罗公主刚要开口,就看到金志觉一直在朝她使眼色。 金志觉恭声求援:"外臣遵旨,只是我们新罗已经快要抵挡不住高句丽的进攻了,还请陛下早日发兵救援,不然,我们新罗灭亡了,大唐也少了一个恭顺的属国来牵制高句丽和百济!" 金胜曼也行礼请求道:"还请大唐皇帝早日决定发兵!这是新罗王臣的祈求,千万新罗百姓的祈求!新罗愿世世代代都奉大唐为宗主国!" 金志觉和金胜曼说完之后,就在太监的指引下退出了大殿,他们也知道,大唐出兵还是不出兵都不是小事,大唐皇帝不可能立即就给他们答复,肯定会跟朝臣们商议。 出了大殿,金胜曼和金志觉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甚至心里更是火燎似的焦灼。 金胜曼小声问:"金大人为不让我继续说下去?不揭穿李格、李治的真面目,李格、李治一定会从中作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