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孔夫子看样子是一心要难为李治,这不,脸皮都不要了,连耍赖这话都敢承认。 "嘿嘿,夫子,你好好看孤王写字吧。" 李治边说边在白纸上、用廋金体写下了上面的两首诗。 孔夫子拿起白纸,只看了一眼就愣住,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字体,看起来瘦长骨傲,犹如断金割玉一般,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这,这,这……"孔夫子真的被镇住,因为这样的书体他确实没有见过。 以他的眼光自然明白此字体不凡,不知不觉地,他仔细又认真鉴赏起来。 这真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字体! 老夫子抬头、怀疑:"晋王殿下,这真是你写的?" 要知道,若是李治真的开创了新书体,那就可以给他冠上一个书法大家称号了,而能获得书法大家称号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李治十分认真点头:"这叫廋金体。真的,比真金还真!这不是当着夫子面写的吗?难道夫子不相信自己眼睛?" 孔夫子狐疑地又看几眼李治,这么点大小屁孩真有这么大才能? 你才六岁,不是六十岁! 孔夫子又开始耍赖皮,"还不行,老夫还得看看你写的文章?" "老师,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你不能再耍赖皮,说话算数?" "行,只要你的文章能通过老夫的考核,老夫就不让你学四书五经。" "好吧,老师,你看看这个。"李治说着从书桌下拿出了一本小册子。 孔颖达接过、细细看起。 字体仍然是这种从未见过的,所谓廋金体。 第一页大大标题写着《李治说格物》。 孔颖达快速地看过第一页,翻到第二页,标题竟然是《老子论格物》。 这里面都是一条一条的话语。 …… "老子曰,于事变间存之道,格物即将审知之。"(在经验现象之间还存在一些规律,格物就是要正确地发现它们。) …… "老子曰,试错可以寻真。" …… 孔颖达看着、看着,看到后来,竟然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在唠叨。 "呜呜……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只知道要格物以致知,可是怎么格呢?也没个法子……老子啊! 您怎么到现在才把格物的法子传给世人?这就是宝啊,是大道!" 也许后世的人没有办法理解这个"大道"和科技树有关联,但是只要他们深入知道儒学对古人思维方式的塑造,就能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有了这个宝,儒家就开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过去因为不知道怎么格物,所以儒家也就没法致知,只能一味搞道德、搞政治。 虽然这两样东西能为儒家子弟带来不少好处,能让儒学变成显学。 但是儒学再怎么显赫,也掩盖不了发展停滞的真相! 所以儒学真正的出路,还是格物致知,而要走通这条出路,看来就得靠"老子论格物"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