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朝议-《枭雄的长孙》


    第(3/3)页

    “秦公之言甚是,听闻秦公之言,朕倒是有了一些想法。”

    “陛下请说。”

    “正如秦公所言,用人之道在于重才而不是重出生,但孝廉制所举孝廉却均首重德。何为德?在地方上享有盛名而已。这让朕无不心痛有大量有才之士有真才实学却因无匹配的名声,而受阻于为国效力之门外。”

    “陛下说的甚是,臣这就让尚书台起草文案对孝廉制加以改革,务必要让所举上来的孝廉有真才实学。”

    “秦公慢来,朕这里却有一法可将有才之士尽皆挑出,提拔于朝堂之上。”

    “臣谨听圣言。”

    “可在各处郡县设一部,各县通吿全县的读书人前来答题考核,答对题多者入围,名为乡试。乡试入围者授于秀才。秀才可以参加郡试,入围者授于举人。成为举人便可以入京参加省试,入围者可以授于进士。有进士之称者才可以授官,整条考核名为科举。如此天下英才皆能一展才华效力于朝廷,岂不正好?”

    萧雄听闻后与长子萧赞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尽是骇然!

    这天子从哪里得来的如此厉害之策,这完全是要将世族们往死里打压啊!

    天子见萧雄父子两人眼中的骇然,心中满是得意。

    萧贼,你猖狂不了多久了。朕要你全族皆灭!接下来就是等忠于自己的大臣出言附和了。

    但是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所认为忠于他的大臣此时却面色犹豫,不知所措。而之前与天子站在一起那些世家官员却第一个出声反对起来。

    “陛下,此事不妥啊!”

    天子似是有些不相信,他早就认为忠于他的那些世家官员不会参与到这次他与萧雄的朝堂争锋之上。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竟是自己这一方的臣子。

    稳了稳情绪,天子带着不悦出声道:

    “满爱卿,哪里不妥?”

    “陛下,孝廉制经年累月,是太祖制定的选拔官员之法,不可随意更改。这科举制尚不能确定其可行,万一选拔官员有误,岂不天下大乱?”

    那满姓官员身后又站出几个世家官员,一齐出声道:

    “请陛下三思!”

    天子面色铁青,他准备了一系列用于让萧雄屈服的办法,但却偏偏没想到反对最急得竟是自己一系的官员。

    “陛下”

    这时萧雄与萧赞暗地交流了几句后出声道:

    “这科举一事尚不能定性,还需众大臣都商讨几次才是。”

    萧雄一系的官员见到秦公发话,便一个个站出来道:

    “请陛下容后再议。”

    面对着满朝文武的一致否定,天子心中憋屈就像一座将要喷发的火山一般。

    “既如此,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