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一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啊,听得我恨不得拿起武器,冲到西突厥的营地里杀他个片甲不留。” “这首诗,服了,我服了!我一个文官,都想持刀杀敌。” “哪怕是太学院里的贤者们,怕是也最不出这首诗吧。” 赞美之音不绝于耳,李宽面色不动,心里高兴。 李治震惊,李泰震撼,李承乾倒是无所谓,三人神态各异。 没有再装逼,李宽坐回了座位。 百官又将目光放在了李治身上,毕竟是房玄龄推崇的人,多少也有些本事。 李治叹了口气,本想出风头,没想到,败了。 他作的诗,与杨云比起来,犹如云泥之别。 比都不用比,比了也是自取其辱、 李治一直想不通,李宽以前都是文不通,武不就,怎么现在武功了的不说,还能做出这种传世佳作,就离谱。 想不通,但败了就是败了,李治自认为是君子,输也要输的坦荡。 “二哥才华横溢,我自愧不如,我放弃。” 说完,李治也拿了一坛子美酒猛灌,但再怎么喝也喝不出李宽的霸气。 李泰也摇头,表示自己不再作诗。 李承乾见此,知道自己不是李宽对手,面色阴沉,喜怒溢于言表。 房玄龄站起身,举杯敬了所有人一杯后问道。 “太子殿下,此诗如此佳作,可有是诗名?” 众人的目光又都放在了李宽身上,传世佳作,自然要有一个不错的名字。 李宽思索片刻。 “雁门行。” 雁门,边陲之地,时常战乱,叫这个名字倒也没错。 但房玄龄疑惑。 “太子殿下从未出过长安城,没去过雁门,又怎能作得如此诗句?” 这也是所有人的疑惑。 李宽轻笑,口吐两个字。 “神仙。” 说到此,众人不再询问,究竟是神仙之作还是神仙带李宽去过雁门,谁都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房玄龄大笑。 “好一个神仙,真是好一个神仙啊,来,我们喝酒,多喝点酒!” 众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饮酒,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侯君集等人也都差不多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