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越后骏鹰马蹄轻-《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2/3)页
随着这首越国流传许久的汉诗,长尾政景麾下的部众,在‘海东青’的引导下,对着冲破前队防线的今川军,发起了排山倒海的突击。
“前军最先手的是谁!”朝比奈信置手持军佩立在‘今川赤鸟纹’大旗下,对着烟尘呼啸的前阵,询问左右,胯下的战马唏律律的打着轻响,好像在奋力压制住,想要背负主将上阵拼杀,获猎武名的渴望。
“第一阵先手兵曹冈部长信,之前负责突阵的也是他。”身旁的录事佑笔回道,而后朝比奈信置看见,前队全军以郡兵为主,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列成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冈部长信作为兵曹,将本队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
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需要旗下本队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正适合眼前这种地形复杂的情况。
整个前队郡兵都按照‘武田八阵’中的偃月阵法,逆战於垒土,上田众击之不动。
武田八阵中的阵法,起源于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十一月十日,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祢关成等六人与太宰府的大弐吉备真备等将在军中演练“武侯八阵”和孙子的“九地”。
以后自源平合战始,在实战中普遍地使用。“武侯八阵”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结合合战的实际变化,发展成为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八种战阵,既名称“武田八阵”,其编成者自然是武田信玄无疑。
朝比奈信置推崇甲信军学,麾下部众练兵也多是以武田军阵法为效仿,擅长以阵法克敌。
这时候五十名上田众精锐突骑,已经从侧翼如军扇般散开,来规避今川军射来的箭矢,中军的大队步卒,都举持大橹长楯,亦步亦趋,向前缓缓推进。
“偃月之阵,劣势在於两侧薄弱,难当敌军搴旗陷阵。发令,命蒲原氏清、伊达宗纲率骑拦截,滨名飞驒守领本队,会合上川、相良、本间、饭尾、江川五队游势上前援助!”朝比奈信置轻抚佩刀,发下军令。
接着他身边的幡持就齐齐竖起代表军令中各队出阵的流旗,背负小太鼓的健勇,俯下身子,单膝跪倒在地,等候在旁的力士擂鼓传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