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犹可讨价还-《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3/3)页

    “刑录所言极是,这样如何?佛像宅院郡中就是收了去也不好发卖,不如贫僧重新作价赎买回来如何?价钱方面好商量。”这话说的很是市侩,不过从僧人口中说出来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

    “查封僧院,乃是郡守的命令,如何处置自有公断,你我私下里草率决定,不好吧?”松上刑录有些意动。

    正如证弘院主所说,就是查封了,也很难卖出去。

    黔首百姓根本就买不起,平山乡本地也没有什么有钱的豪商或者国人,真言宗僧人刚被驱逐,现下只剩下净土真宗一家,即便有其他宗派也不会随意接手。

    除非是梅川院这样,遭到明确驱除的情况,才会派人驻寺。

    这是各宗佛寺之间的默契,为得就是对抗守护大名强制介入寺院事务。

    “贫僧知晓郡里自有法度,不敢奢求刑录现在就答应。”

    “那这账目上的另一半?”松上信宗轻轻敲打账本,意有所指。

    证弘院主知道此事不可急躁,“只要刑录答应肯替我善光院向郡守说项,贫僧定然有将另一半亏空如数填上!”

    高师盛不想再继续这样拖下去,开口帮忙劝说道:“刑录不妨先让僧众等暂住院内,真的将他们驱赶出来,庄所人手不足,恐也无力派人长期看守这处僧院,等回去请求郡守的决断,在做处置也是不迟!”

    善光院位置僻静,如果真的收回官有,庄所就要派人长期过来看守,反倒成了负担。

    过来看守的人太少,万一真有剪径强盗,就有人命的危险,派过来的人太多,庄所那边人手又要短缺。

    松上刑录想了想,找不出来反驳的理由,也就点头同意了。

    这也是他善通权变,如果换成山内通判,是肯定不会答应这种用胁迫强诉的手段,来达成的请求。

    商议有了结果,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差役们起出僧院暗藏在地窖里的铜钱,足足装了两大车。

    松上刑录带来的狱卒不多,高师盛本想带人一路互送回郡治,到了庄界边缘的岔路口,才发现滨名家的郎党早早就等在路旁接应。

    见滨名家如此做派,再结合昨日的态度,摆明了是轻视於自己,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未曾表露人前。

    “骏府自有法度,庄所差役不得擅出庄部,新九郎不必再送了,就此别过吧!”松上信宗也不欲他与滨名家的人照面,在半路就开口留劝。

    高师盛勒马驻足,拱手拜别,恭谨送道:“刑录慢走,还请恕我不能够远送!”

    他静立良久,一直目送车队的身影在乡道尽头消失不见,拨马回转,带人也往庄所的方向折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