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于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中学诞生了! 涵盖初中和高中,只要是出生在大山里的女孩,都可以免费入学,接受正轨的培养、教育! 学校一开立的时候,是最困难的。 事事都要张惠梅亲力亲为,初时,还有她的丈夫一直帮衬。 可是,没过多久,她的丈夫就因病去世。 张惠梅经历了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她既当校长,又当班主任,每一个孩子都亲自教导,每一个家庭都亲自走访。 因为最难的还不是孩子们的学业,而是山里的太多家庭根本不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他们不愿意送女儿去读书,觉得没前途。 画面里出现张惠梅跋山涉水,与一位位固执的家长沟通,最终说服这些孩子们进校读书。 而在这期间,她自己也因劳累成疾,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一共患上10余种疾病。 有一天早上,一个傈僳族小孩迟迟的不起床,用破被子把头蒙上。 她耐心地询问,孩子才说她没有钱吃饭了。 张惠梅什么也没想,就把自己仅有的两百元钱都拿给了孩子。 她对孩子说:“你先用着,我会想办法。” 从此,这位小孩每个星期都能得到张桂梅的资助,直到她完成初中学业。 甚至,她把丈夫逝世时唯一留下的纪念物——毛呢大衣,也给了寒冬里苦难的学生。 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 有一次家访途中,她遇见一个14岁的女孩在哭:“我不嫁人,我要读书!” 张桂梅想把女孩子带走,学费她出,可是因为她妈妈以死相逼没有成功,最后女孩子再也没有找回来。 这对她的刺激很大。 但她没有放弃,她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每一步路都是崎岖的山路! 就这样,病患加身,环境艰苦! 她都坚挺着走了过来。 直到第一批孩子们毕业了,考上了大学! 她躺在病床上,说道:“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她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 她既是孩子们的校长、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妈妈”。 她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 这一路铺就,恩同再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