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达统率大军进逼平江,他屯兵于葑门外,常遇春、郭兴、华云龙等诸将则分段屯驻,修筑长围。 随后,他们又架设起三层的大木塔,居高临下监视城中动静,名为“敌楼”,其上设置有弓弩火铳,又用“襄阳炮”,日夜轰击城中。 平江城内无粮草,外无强援。 终于,在九月时候,平江城中弹尽粮绝,军民甚至只能以枯草老鼠为食。 张士诚身陷绝境但仍不投降,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城下战鼓擂动,火炮齐鸣,二十万大军杀声震天,将士人人奋勇争先。】 【大军四面齐攻,已经被饿的头晕眼花的守军哪里还能守城。 徐达督军率先攻破葑门,常遇春则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 张士诚令枢密唐杰上城督战拒敌,唐杰抵挡不住,果断选择了投降。 参政谢节、潘元绍防守城门,此时看到大势已去,也相继选择投降。 战至黄昏,张士诚军开始全线崩溃。 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城墙架起云梯,开始攀登内城城墙。此时守城的守军已经开始溃逃,徐达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顺利冲入城内。 但在城中,徐达军还是遇到了激烈的抵抗,这些士卒都是张士诚最后的精锐。】 【夜幕降临,平江城中的喊杀声开始渐渐平息下来,城中与徐达军拼死巷战的守军已经阵亡的差不多了。 眼看胜利在望,徐达也不想自家的士兵再有过多损耗,于是他令降将李伯升,前去劝谕张士诚。 然而,当李伯升匆匆进入张士诚的宫殿中时,张士诚却已经自挂东南枝,眼看就要翻白眼儿了。 李伯升连忙让随从将其解救下来,张士诚缓了许久才才缓过气来,但却闭目不语。 徐达听闻张士诚被俘虏,于是令士卒连夜将其押送回应天府(南京城),听候朱元璋发落。 不过老朱虽然没有立即杀了张士诚,但张士诚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 或许张士诚心中早已明了,对于一个明里暗里串通勾结蒙元的汉奸,朱元璋是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与其被朱元璋挫骨扬灰,还不如自己给自己来个痛快算球。】 【朱元以应天为基础,西平陈友谅,控制荆襄上游;东灭张士诚,巩固三吴根本;控制荆襄,保障了对长江形势的控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