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出? 韩鱼柳眉一挤,脑海中不断回忆之前那些人。 “怎么看出的?” “拿第一个人来算卦举例子。” 徐驹想了想,解释道:“他周身带有汗味,衣裳带有水泥灰,双手布满老茧,附近又没有工厂只有工地,那就很明显,这个人是在工地干活的,装修也有可能,但概率很小,我奔着概率大的说就好。” “如此,我便能肯定的‘猜出’对方在工地,同时,按照之前在案发现场说的关系推理公式。” “反对称性关系推理,a大于b,所以b小于a。” “因为他在工地干活,所以,他接触的大多都是叔叔辈的人物!” “再看一下年龄,很年轻,心态很浮躁,这点基本是刚入行的人才具备的性格,而二十二岁,才下工地?” “这个年龄段才下工地的,基本是大学毕业,再加上夜市附近就是大学,且对方不想受委屈,明显是之前没受过什么委屈,所以,江三大学土木系的概率就会直线上升!” 03年工地的工人,一般,要么是十六十七就入行,要么是大学毕业才入行。 很少有人是初中毕业的同时,在二十多岁才选择搬砖。 二十多岁搬砖的,抛除掉小概率的意外原因,那基本都是土木狗。 并且对方的年龄和性格明显不是受过苦的样子,只不过有吃苦的耐性而已,更像大学的学生了。 “而江三大学刚好有一个工地,我了解过,是王导负责和对方沟通,随后让学生进去实习的。” 徐驹淡淡说道。 “我是看到的线索!” “不是通过问话来摸索,而是根据已有的线索,进行反推理!”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单单学习就足够的,想要单纯的学习,想学到精通,至少得让自己看到人就下意识分析,成为潜意识才可以。 “那为什么,你之前当着他们面说那种一看就很扯的话,都能让他来花钱算命......”韩鱼想了想,又询问道。 “一点心理手法罢了。” “比如让大学生过来,然后莫名其妙就有客人过来。便是运用【从众心理】,你将其理解成看热闹就行。” 人的好奇心是会去寻找亮点的。 千篇一律的叫卖摊位,不如你上演一出老头老太吵架薅裤衩子的戏码吸引人。 所以,人多就是徐驹的摊位亮点,不管里面有什么,好奇心都会促使人停下脚步,昂着脑袋到处瞅。 “之后,我在说出之前‘看到’的信息,让周围人将对我的‘弱智’印象,转变为‘大师’印象,期间的反差,足够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举个例子。 学霸从第二成为第一,和一个人从倒数第一逆袭成第一,两者让普通人看到后的感官完全相反! 最主要的是,让对方会下意识怀疑自己给徐驹打上的‘弱智’标签是否正确,一旦产生怀疑,再加上事实辅导,那便会认为自己错了,而自己一错,对方必然是对的! 所以,徐驹才会让那么多人大脑一时间转不过弯。 “一丢丢心理手段罢了。” “上不得台面。” 看着若有所思的韩鱼,徐驹突然一顿。 随即,他直视着对方眼睛,话锋一转,道: “好了,我的问题回答完了。” “你呢?” “鱼姐你找我做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