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双眼被挖出,躺在血泊中死亡。” “这便是凶手杀害受害者的全部过程。” 这点,刑侦大队推理出了。 一旁的王盛点点头,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是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不过...... 徐驹又开口。 “从中,我们得一个一个矛盾点。” “凶手在与受害者相识的情况下,为何要杀掉对方?并且还是凶杀!” “是为了目的!” 这题实习生也会,他雀跃的抢先开口。 他感觉现在就像回到了课堂上,徐驹的话就是题目! “没错,任何凶杀案,除了精神病的目的不明显,只要是正常人杀害他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徐驹点点头。 目的,一般就是矛盾点,不过一些案子没有明确的矛盾,只有凶手杀人的目的。 “那么,这个目的是什么?” “什么目的,能让凶手在与受害者认识的情况下,依旧将其凶杀!?” “金钱?” 李超眉头皱起,开口询问。 徐驹没说话,他看向一旁的王盛。 王盛开口,“受害者家中只有一千两百元,案发后,我们查过,这一千两百元没人动过。” “家中东西可有少过?” “也没有,周围几个案发现场的受害者,均是钱财都没损失。” 徐驹点点头,“那么,这又提供了一条线索。” 线索? “这还能有什么线索?对方不是冲着物质来的,这不是抹杀线索吗.....” 王盛眉头一皱。 “还有情绪矛盾。”韩鱼在一旁小声说道。 “对,就是情绪矛盾,但我更喜欢称之为精神利益。” “目的是个很笼络的称呼,一般我比较喜欢分为,物质利益,精神利益。” 徐驹点头,没有否认,“从案件整体来看,凶手不是奔着钱财来的,那就是情绪。” “受害者与他有矛盾?没有,从受害者看到凶手的反应来看,没有矛盾。” “那就是只针对凶手个人的情绪利益!” 王盛感觉脑子没转过来弯,他眉头一皱。“什么情绪?” “不知道。” “记住我接下来说的三个理论。” 徐驹果断回应,不等他回答,再次开口,“对称性关系推理,如1米=100厘米,所以100厘米=1米;反对称性关系推理,a大于b,所以b小于a;传递性关系推理,a>b,b>c,所以a>c,三条关系推理来分析。” “现在,我们不需要关心对方是什么情绪目的。” “我们只需要记住,凶手得到了这个情绪目的!” 三条关系推理说出口,除了几个实习生想起来,几个没接受过培训的警察一时之间没思考透彻。 “那么,问题又来了。” “这个情绪目的,他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现实已有的线索来看,凶手已经得到情绪价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