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蓬勃发展-《什么?我在南亚当大明皇帝》


    第(2/3)页

    应天港所在地便是建邺区,十分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离的远远的朱辰铭都能看到建邺区的建邺钢铁厂冒出的浓浓黑烟,这让朱辰铭不禁想到了保护环境。

    虽然目前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但是环境还是不能肆意破坏。

    朱辰铭可不想几年之后整个应天的空气都是乌烟瘴气的。

    回去之后就得研究方案,让钢铁厂和科学院合作改良技术,既能提高产能还能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污染。

    一年之后所有低效重污染的企业通通关停,国企也不例外。

    离开建邺区朱辰铭便准备回到紫禁城。

    紫禁城位于顺天江北岸的玄武区,整个紫禁城都位于玄武区内部。

    如果说清港湾区是经济核心,那玄武区就是政治中心,绝大多数改组后的内阁部门都位于玄武区。

    玄武区被内城城墙一分为二,类似于回字形。内城有12个城门,以往12个城门一天最多开四个,百姓前往内城需要申请通行证。

    这就导致了虽然内城面积很大,但是并没有多少常住人口。

    这就让朱辰铭感觉没排面了,最核心的地区看上去就像郊区一样,如果不是城市建设的很好,那和郊区真没区别。

    于是朱辰铭下令开放全部12个城门,百姓自由进出。

    为了吸引百姓进入内城拉动内城发展,皇家集团在此初步建设了一栋六层高楼开设商场。

    并且在此设计建设大明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但是还未开工建造,一切都要一步一步来。日后这里将会有一片体育中心。

    在目前帝国第一年的基础建设中,朱辰铭并未将各地的体育设施包括在内,只在应天,江夏,韶州和江阳四地规划了四个综合体育场。

    主要是其他更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基础太差,必须集中力量先把百姓更加需要的设施修建起来。

    朱辰铭自然不会放过体育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体育也是凝聚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一环。

    一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小国就靠专精一个方面的体育项目闻名世界从而得到发展。

    当然如今的大明有着足够的发展潜力,这一条路不是大明的道路。

    朱辰铭的计划是,等到明年的主动出击成功之后,为大明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然后在发展经济计划中加大对各种体育项目的投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