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真正的阻击-《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3/3)页

    只要把对面为数不多的轻机枪点掉,就可以在二三百米的距离挨个点名了。

    对面要么立刻冲锋,顶着巨大的伤亡跟自己肉搏在一起。

    要么撤退,自己这边像赶兔子那样追击残敌。

    最多再算上对面死战不退,我们在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的掩护下冲上去全歼敌人的戏码。

    可这次怎么不一样了?

    确实!

    有了充足装备的八路可不打算继续惯着你。

    谁规定的我们必须按照你的想法打?

    你不就是想欺负我们华夏军队武器不好吗?

    这次我偏要常常反过来欺负你的感觉。

    八路们用的迫击炮是三一式60mm迫击炮。

    是秃子那边的兵工署50厂仿制的法国布朗德60mm迫击炮。

    毕竟是先解决有无问题。

    所以朱涵干脆懒得改了,直接就搞了这个。

    作为抗战时期产量最大,我军接触最多的迫击炮,样品、图纸就连炮兵都是现成的。

    甚至不需要朱涵太多参与,从别的兵工厂调过来的技术员直接就能造。

    因为国内技术不成熟,炮钢都得从米国进口。

    仿品比原版的射程更是低了将近四分之一,只有1.33公里。

    但八路又不是为了跟你玩什么大炮对射。

    比敌人轻机枪的800米射程大就够了。

    一门炮不够就两门,一发不行就两发。

    一个中队满打满算也就9挺机枪。

    老子也弄来9门小迫击炮,够重视你了吧?

    至于掷弹筒……

    真别奇怪为什么掷弹筒手死的这么干脆。

    鬼子的掷弹筒确实不少。

    但性能优良的八九式掷弹筒正规部队都不太够用。

    所以岸田他们拿着的是老旧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

    像独立第四混成旅团这样的编制,只是在后方打打治安战又不上正面战场。

    有就不错了,要那么好的装备干什么?

    八九式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作为它的前身,大正十年式这玩意最大射程才不到200米。

    反观八路这边。

    虽然翻遍整个129师只有一个肖小元,但又不是只有到他那个水平的才叫枪法好。

    才200米的距离,在步枪机枪帮忙压制下又可以从容不迫地瞄准射击。

    如果连这都打不中,简直就是对神枪手几个字的侮辱。

    在敌后战场上,鬼子能拿出来的武器也就这三样——步枪、机枪、掷弹筒。

    最多再算上个手榴弹。

    现在机枪被迫击炮盯着,掷弹筒被神射手盯着。

    鬼子轻步兵唯二拿得出手的“重”装备彻底失去了作用。

    385旅14团孔团长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感慨着:

    “这才不到三个月啊,朱涵同志‘攻守易势’的承诺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