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准备伏击-《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2/3)页

    “所以你们来这里,不光要搞测试、当警卫,更要充当工人,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没办法,这不是玩游戏,拿个锤子敲敲就什么东西都出来了。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

    比如现在,工厂的工具、机床还差很多,得分出大半的人继续生产。

    子弹这种东西,消耗量不是一般的大,又要分走剩下的大半人。

    发射药,底火药这种东西,需求量大,又很危险,只能多人慢生产。

    再加上模具种类、数量少,很多东西只能用笨办法——切削,又拖慢了速度。

    让这些战士暂时承担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能大大缓解用人焦虑。

    “保证配合好工人同志们!”

    听到朱涵的话,战士们纷纷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投入工作中去。

    枪什么的不重要,就是想做点贡献。

    别问,问就是这么想的,劳动光荣嘛。

    对了我先去看看步枪生产线进度怎么样了,晚了又抢不到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时间里。

    一款领先了这个时间线一个版本的步枪,正在有条不紊地从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生产出来。

    而与此同时,为了让战士们尽快熟悉五六半的特性。

    也为了测试弹药性能以便调整发射药。

    朱涵给出了每人每天50发的实弹射击量。

    给这帮八路军老兵心疼的直嘬牙花子。

    哪怕是规定谁打不够不许吃饭。

    这些质朴的战士宁可饿着也要把子弹省下来。

    最后还是朱涵下了死令,不听指挥的收回步枪打回原部队。

    这样的现象才有所缓解。

    这天,魏勇一脸贱兮兮的坏笑样来找到了朱涵。

    “厂长,你让我调查的事情已经搞清楚了。”

    “哦?情报可靠吗?”

    “当然啦!我亲自带着小王侦察了好几天,确定后天有一伙不小的鬼子运输队。”

    “在哪?多少人?”

    “魏家镇附近,离咱这30公里,不远不近,一个小队的鬼子,不到70人。”

    听到这话,朱涵一愣。

    “一个小队?他们要运什么需要这么多人护送?”

    在华军队小两百万人看上去很多。

    但在华夏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就像撒入大河的一瓢水,那是撒手就没。

    再加上普遍轻视华夏武装力量。

    运输队一般都只是一个分队甚至几个鬼子,带着一群伪军。

    按说在现在这个时间,日军刚经历过诺门坎惨败不到一年。

    正是准备侵略东南亚的时候,应该消停一些才对。

    “不知道,不过这样不是更好吗?越是劫了他们重要的东西,越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魏勇狠狠地说着。

    这家伙在原来的部队就是能惹祸的刺头。

    现在有了好枪在手,子弹也是以前不敢想的充足。

    早就想找鬼子碰一碰了。

    在他眼里,训练用的弹药让老兵用纯属浪费。

    这么多子弹打在敌人身上多好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