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说他们是一人得道?那你说我们和他们同朝为官,我们是什么。” 听到严嵩发怒,阮佃夫立马就怂了。 “严相,是下官说错话了。” “慎言,越是这种事情,越是要谨慎。” “不谨慎的,都在菜市口了。” 听着严嵩的话,在想到最近陛下下令杀的人。 看了看前方有些空挡的户部官员们,阮佃夫懂了。 张白圭目光看向了最前方的那两人,那两个文官之中最大的两个。 他的眼睛依然沉稳,可那眼里的炙热却是有些压不住了。 从考中进士,到得罪小人,最终被分配至上林苑当一小小典署。 后因户部尚书元载贪腐案,连带着杀了许多官吏。 张白圭又从上林苑典署,升到了吏部主事。 因陛下赏识,举报陈自强有功,终于登上了吏部左侍郎这个朝廷正三品的位置。 蛰伏六年,对于想张白圭这样,清醒而自负的人。 已经足够了。 曾经的挫折感早已消弭,六年时间,足够他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 以及如何才能到达。 此刻看着最前方的两个背影,他心中的意志坚定如山。 现在,他只需要付诸行动。 从考中进士开始算起,已经过去了六年。 他从那个容易冲动,容易愤怒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内敛,谦毅,城府极深的老臣。 只不是心老,身不老。 他见证那些贪官污吏的手段,也见识了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 更是见识了,大臣们之间的争斗。 不管如何,最终都是百姓受苦。 看到太多人,前赴后继地在自己眼前倒下。 张白圭决心,要结束这一切。 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牢牢掌握住权力。 但这,并非是他的终极目的。 权力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 张白圭想做的,是一个有力量,能造福天下的臣子。 而成为吏部尚书,则是他迈向计划的第一步。 因此他现在还需要忍耐,谁都不能得罪。 更不能引起秦桧和严嵩的注意。 可是,那左右二相不知在这宦海之中沉沦多久,又何尝不知他的心思。 时辰一道,太和门应声而开。 文武百官依照官职大小,先后而进,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张白圭看了眼身旁的王云志,微微皱了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只是望着户部和吏部所站的位置,松散空荡,心中有了些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