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排除被外人劫走的可能,因为码头守卫严密,外人根本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劫走三千石粮草。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内部人员作案。 “刘三有没有嫌疑?”韩澈问道。 “我已经审问过他好几次了。”王承嗣说道,“他一口咬定自己是无辜的,还说当时有不少人可以为他作证,粮草确实是在运输途中失踪的。我派人调查过他的背景,他在漕运码头干了十几年,一直勤勤恳恳,没发现什么问题。” 韩澈点点头,又问道:“当时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呢?有没有排查过?” “都排查过了。”王承嗣说道,“那些民夫都是临时招募的,来自周边乡镇,排查下来也没发现什么疑点。而且三千石粮草,可不是几个人能轻易搬走的,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和足够的人手。” 韩澈的目光落在盐场的废墟上,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严鹤既然能策划放火烧毁盐场,会不会也和这次粮草失踪案有关? 如果真是他干的,那他的目的就不仅仅是打压自己,可能还涉及到更严重的问题。 “大人,这批粮草失踪后,有没有人在市面上见过类似的粮草出售?”韩澈问道。 “没有。”王承嗣说道,“我已经下令封锁了周边的集市和粮铺,一旦有可疑的粮草出售,立刻上报。可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韩澈陷入了沉思。 粮草失踪,却没有在市面上出现,这说明对方要么是将粮草藏了起来,要么是通过其他渠道运出了津门。 “大人,能不能带我去漕运码头看看?”韩澈说道,“或许我能发现一些线索。” 王承嗣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好!我正有此意。你这小子心思缜密,说不定能看出些门道。” 两人当即动身,朝着漕运码头走去。 路上,王承嗣详细地向韩澈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漕船靠岸后,刘三带着民夫开始卸粮,每卸下一批,都会有人点数记录。等所有粮草都卸完,核对数量无误后,才开始运往仓库。可就在运输的过程中,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到了仓库门口,数量就少了三千石。” 韩澈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还原当时的场景。 “运输途中,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比如有人中途离开,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 “异常情况?”王承嗣回忆了一下,“听说当时有几个民夫说身体不舒服,提前离开了。不过这也很正常,干重活累了难免会不舒服。” “那几个民夫现在在哪里?”韩澈问道。 “已经回各自的家乡了。”王承嗣说道,“我派人去他们家乡调查过,都说他们在家务农,没发现什么异常。” 韩澈点点头,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这起粮草失踪案,看似毫无头绪,实则处处透着诡异。 每一个环节都看似正常,可就是在这些正常的环节中,三千石粮草不翼而飞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漕运码头。 码头岸边停靠着几艘漕船,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装卸货物。 远处,几个衙役正来回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 “就是这里了。”王承嗣指着岸边的一块空地说道,“当时粮草就是在这里卸下的,然后从这条小路运往仓库。” 韩澈走上前,仔细地观察着地面。 经过半个月的风吹雨打,地面上的痕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他还是能隐约看到一些车轮碾压过的印记。 他沿着小路缓缓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观察。 小路两旁长满了杂草,右侧不远处是一条小河,河水浑浊,看不到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