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哇,金子!】-《梦回大明春》
            
            
            
                
    第(3/3)页
    杨廷和很想反对,但欲言又止。如果再反对,户部官员估计要掐死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陛下刚才所言,出海之船员,死亡超过四成,活着的也人人带伤带病。黄金虽贵重,人命亦无价,须减少出海次数,每趟多带一些金沙回来也可。”
    王渊突然出声:“船员多死,皆因淡水腐败。物理学派弟子,正在研究储水之术,或许可以减少出海伤亡。”
    朱厚照说:“二郎有心了,若你的学生能有所获,届时朕必定不吝赏赐。”
    “谢陛下!”王渊说道。
    明代的税收,很多都是实物,除了漕粮必须入京之外,许多都变成了地方官府收入。而且还分门别类,米多少石,麦多少石,粟多少石,草多少束,丝锦多少斤,绢多少匹,布多少匹……
    而中央能收到的税银,主要有户口钞、杂课、盐课、茶课、金银课等等——盐税、茶税虽然算钱,但也有一部分折算为布米统计。
    林林总总加起来,去年中央收到的赋税(不含实物),一共有七百多万两白银。而且其中有两百多万两,是靠陆续开海和整顿浙江北关所得,否则中央税收只有四百多万两白银——朱厚照很纳闷,为啥杭州市舶司税收那么多,其他开海的市舶司税收远远不如呢。
    前往美洲一趟,就能带回价值一百六十万两白银的金子,都超过大明(货币)岁入的五分之一了!
    谁敢反对去美洲啊?
    另外,如果把这些金子也计算进去,今年的货币岁入很可能超过九百万两银子。其中接近一半,都算王渊变相带来的。
    都说王渊是佞臣,如果换你当皇帝,且不论战场立下那些大功,只让中央货币税收几乎翻番,这样的大臣你不倚重信任?
    中央现在已不缺钱了,只是缺粮而已,各地大灾耗粮太严重。
    朱厚照正在慢慢屯粮,他打算再屯一年,明年秋天就去收复大宁城。
    王渊要信任,朱海也要封赏!
    朱厚照突然说:“御马监朱海,探海有功,擢升御马监少监,仍旧提督探海船队。特赠探海伯!”
    太监封爵?
    文武百官全部愣住,随即集体劝谏:“陛下三思!”
    朱厚照又补充道:“从今往后,探海伯朱海,不得在京城和地方任职,只得督理海外事宜。历任探海提督皆如此,当为大明定制。”
    “陛下圣明!”这回没人反对了,只要别在国内瞎搞,太监在海外当伯爵也可以接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