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武力调停~-《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
    李郁这一次亲自督战,非为军事,而是出于正治考虑。
    今日,
    唯一的目标是:
    武力说服土客两方,先扬汤止沸。
    关于如何武力说服,这里面的尺度很模糊,别人未必把握的住,所以只能亲自跑一趟。
    13000名士兵,加上150门火炮,堪称杀鸡用牛刀。
    尤其是那些12磅长炮,
    所有炮兵军官内心都觉得没必要携带。
    对手只是一帮团练乡勇而已,用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实在有点过分。
    不过,
    陛下有旨,谁敢不从。
    牵引炮车的骡子每隔1个时辰就换一批,保证体力。
    所有人都很怀念水泥路,
    可惜成本太高,吴国已经暂停了大规模修建跨府县道路的计划。
    ……
    李郁对于麾下舟桥营很满意。
    逢水架桥的业务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捷。
    直接用上了各种现成的零件,木板、麻绳、厚绞铁丝绳、生铁紧固件~
    船,
    一般就地取材,征用小型船只然后排列。
    浮桥也是分规格的,
    如果不需要过沉重炮车,只过步兵,且河流流速、风速不大的话,工程量可以小很多。
    ……
    “陆舟,你看到鹤山县土客厮杀的情报了吧?”
    “回陛下,臣看了。”
    “有什么感想,说说?”
    “团练在进步!”
    “嗯。”
    陆舟继续大胆讲道:
    “假如,让双方就这么无休止的厮杀下去,广东地面出现一支合格的军队只是时间问题。”
    “必然如此,活下来的就成了老兵。”
    说罢,
    李郁一夹马腹,战马冲了出去,
    沿途,他举起右臂高呼:
    “士兵们,加速行军。”
    士兵们高呼:
    “万岁,万岁。”
    ……
    在队伍里的赵德赶紧跟着挥舞右臂、高呼万岁。
    他心中觉得,
    大约揣摩到陛下真实用意了——既压广府,也防客家。
    英德县衙役出身的林川依旧负责调度民夫营。
    他坐在一辆驴车边沿,有些心不在焉。
    担心自己站错队。
    陛下的态度暧昧不清,未来新官府到底是更看重广府还是客家呢?
    自己要不要再和周围的人讲讲,虽然自己的娘是客家人,可爹是梧州广府人。
    实在不行,
    翻翻族谱,好像祖上也有潮州血统来着。
    血统可是大事。
    争取做到无论哪一边上台,自己都能沾上点光。
    灵活~
    ……
    做衙役的需要有什么坚定立场?
    无非是看县尊的口风,东风就往东,西风就往西,龙卷风来了就转圈。
    只要脸皮够厚,总是能吃饭的。
    “林老爷。”
    “啥事?”
    “前面贵人叫你,要你去做向导。”
    “好嘞。”
    林川立马蹿了出去,全速飞奔200丈。
    不开玩笑,四邑地形他真的熟,这还得从为县尊老爷的走私生意保驾护航说起!
    老广嘛,走私前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从总督府到知县,谁还没点海外关系呢。
    ……
    战场形势,此时已发生逆转。
    广勇开始后撤,士气低落,愤恨不已。
    客勇进行了全民动员,不分男女老幼倾巢出动。
    双方隔着1里,一方退,一方进。
    而在战场边缘,
    吴军骑兵就这么看着,并不打算介入。
    来之前,
    陛下早有嘱咐,主力抵达之前,不可介入武力。
    ……
    两名尉官正在低声讨论:
    “瞧出来没,这帮客勇是全民皆兵。”
    “数量再多也没用。要是对上咱们,大炮轰,线膛枪打,隔着老远就能把这几万人打懵。”
    “老哥你说的不对。在平原是这样,若是进了山,全民皆兵就麻烦了。”
    另外一人诧异扭头,
    随即默默点头,认可了同僚的判断。
    近卫军团都是老兵,对于战争多少有点心得。
    轻步兵进山作战,身管火炮首先就废了,沉重难以携行,仰角也不够。
    且受限于地形,
    火枪兵无法列阵,火力大打折扣。
    ……
    其中一尉官说道:
    “我突然明白,士官学校特意强调1名优秀的指挥官要学会扬长避短是什么意思了。”
    “咱吴军的长,就是平原、航运、大炮。”
    另一人补充道:
    “我们的长,就是敌人的短!”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