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教坊司赎人-《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李郁一口气安排了10个信任的属下,进绿营当差吃粮。
    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晋升。
    背后是李家堡的人脉,和财力。
    还有,刻意准备的首级军功。
    李郁在送行宴上,举杯大声说道:
    “各位兄弟,我祝你们在绿营前程似锦。”
    “为李爷效死。”
    十人单膝跪地,异口同声。
    这些人,都不是独狼。
    否则一旦扶摇直上,未必不起二心。
    李郁看过无间道,知道该怎么做。
    要么养着他们的家人,要么给他们娶一门亲。
    风筝,有一头攥在自己手里。
    飞多远,都能收回来。
    毕竟,刘邦这种狠人很少。
    ……
    不久,李郁吃到了第二波红利。
    吴县胥口巡检司,押来了一个犯人。
    此人竟是西山岛的矿工。
    趁着夜色,游泳逃上了岸。
    上岸后,就找到了胥口巡检司,检举西山煤矿蓄私兵,藏匿大批火器,刀剑。
    反意昭然若揭。
    然而,胥口巡检竟然直接把人给绑了,
    送来了李家堡。
    李郁在震惊之余,也意识到了漏洞太多。
    偌大的西山岛,防不胜防。
    “黎巡检,请。”
    “李老爷,请。”
    二人笑呵呵的在堡内,喝茶聊天。
    这是第一次见面,之前并不认识。
    这位黎巡检主动介绍道:
    “下官的族叔是吴县黎元五,他时常夸赞李老爷为人仗义。”
    “过奖了,原来还有这层关系,以后我们当多亲近亲近。”
    “求之不得。”
    黎巡检很年轻,据说也是上任不久。
    “不知黎兄之前在何处当差?”
    “在平望营做了3年的外委千总,族叔刚为我活动转了文官。”
    “那我祝黎兄,以后前程似锦。”
    ……
    “李老爷经营有方,不过也要多加小心,这种吃里扒外之人。”
    “此人告我什么?”
    “蓄私兵,藏火器,件件都是要您命的罪状。”
    李郁忍不住笑了,问道:
    “黎兄还不赶紧的,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
    “李老爷说笑了,您是什么身份,苏州地面上谁不敬您一声大官人,成千上万的银子手里过着,府城最俏的姐儿伺候着,造哪门子反?说出去,谁信?”
    黎巡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摇摇头。
    开黑矿的,谁不养着打手。
    没点趁手的家伙,能镇得住矿工?
    一点不稀奇。
    只要做的隐蔽点,别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就行。
    此人准是在黑矿受到了惩罚,心存恨意。
    “诬告!这是毁谤。”
    “当然是,所以我把犯人转交给您了,该打该杀,您看着办。”
    两个巡检弓手,拖着死狗一样的犯人进来了。
    李郁只是一挥手:
    “来人。”
    “把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拉到西山煤矿,当众处决。”
    这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他,会在煤矿枭首示众。
    如今的矿工数量,堪堪接近1000人大关。
    这还不算之前提拔进入护卫队的百余人。
    李家堡的护卫队,也调出大部。
    进驻西山岛,方便火枪队列射击训练。
    ……
    西山岛,又多了两股人。
    一股是外省水手,答应留下。
    拿原来的2倍工钱,替李家堡做事。
    他们都是有过航海经历的,
    现在,准备开拓太湖航线。
    还有一股,是潮州府的铁厂从业人员。
    男女老幼皆有,足足大几十人。
    一路跋涉而来,途经太湖的时候。
    官差们索要银子:
    “押送你们这些流放配军,爷们累死了。”
    “今天要是拿不出银子,就挑几个人沉了湖。”
    这些人被诬陷走私,家产充公。
    一路走到这里,哪还有多余的银钱。
    官差们就拔刀威逼,准备把一个炉头给砍了扔湖中。
    “住手。”
    几骑飞奔而来,个个鲜衣怒马,显然是打猎的。
    “你们是哪个衙门的?”
    “我们是潮州府官差,押解流放囚犯至此。”
    领头的便是李郁:
    “我看这些人忠厚老实,不像是穷凶极恶之徒。”
    “官人有所不知,这些人犯的是走私洋夷的罪。”
    “冤枉啊。”众人连忙下跪,哀求。
    他们看出来了,李郁身份不凡。
    或许,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人性如此,在危急时刻,会本能的抓住任何可能活命的机会。
    押解的官差立即举起鞭子。
    “且慢。”
    李郁甩出一锭银子,示意先停手。
    “你们是做什么的?”
    一个老汉跪地解释道:
    “我们都是潮州府陈氏族人,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铁厂,兢兢业业从不敢做亏心事。官府非说我们卖钢锭给夷商,把人抓了,家也抄了。”
    一群人呜咽,绝望到了极点。
    ……
    李郁骑在马上,面露不忍:
    “这样吧,先去我庄上吃杯酒,我正好也做着铁厂生意,有几个技术难题探讨一下。”
    见官差犹豫,
    随从立即掏出几锭银子,傲慢的说道:
    “这位是本府的李大官人。几位,听人劝不吃亏。”
    (本章完)
      
    第(3/3)页